时代变好了,养老的方式也丰富了。
酒店养老,旅行养老,养老院养老,社区居家服务,房子养老......但凡能够想到的,都可以有。
这养老的钱,从哪里来呢?对于退休老人来说,总是有办法的;对于家里有矿的人来说,不发愁。
那些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想来想去愁煞人。
70后的父母之中,就有一批没有退休的人,他们的大半生在农村度过,一辈子都没有一次旅行,酒店基本不敢去,顶多住小旅馆,城里的房子是没有的。至于存款,可能有三五万,但不敢轻易花掉,被当成救命钱。
也许有人说:“父母老了,靠儿女啊。”
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养父母到老,这是孝顺的逻辑。回到现实一看,发现很多70后的人,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到了四五十岁,也没有混出什么名堂。
70后的儿女,在工地,在工厂,住宿舍,或者窝在特别廉价的出租屋里,孝顺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
言归正传,被困在没有退休金的日子里,父母老了,还得自己挺住。
01
没有退休金的母亲,做起了保姆。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职业终点,男人是保安,女人的保洁。”
其实还有一种,那就是保姆。
我的母亲,在五十五岁之后,说什么都不愿意种地了,在熟人的介绍下,去市区给人做保姆。
母亲说:“做保姆,一个月一千多,比种菜强很多。”
母亲算了一下细账:每个月在雇主家吃、睡,省下自己的生活开支。这一千多的工钱,几乎都可以存起来。
干五六年保姆,也能存款十来万。这养老的问题,是可以缓解的。
想法不错,但是践行起来就难了。
雇主一般是失能老人,也很糊涂,常常给脸色,对饭菜也挑剔。母亲没有经过专业的家政培训,这饭菜都是农家味,被挑剔的次数就特别多。
帮助失能老人擦洗,一天来回五六次,味道特别大,特别难受。
还有柴米油盐的购买上,雇主的儿女是很不放心的,他们防着保姆存小金库,常常查账。
市场上的菜,价格是不固定的。一把青菜,超过了平常的价格,这就引发不满,甚至要被训斥几句。
一个满头白发的女人,被雇主训斥,不能反驳,只能低头,如孩子犯错一样。这滋味,酸楚,无奈。
02
没有退休金的父亲,打零工度日。
有一首老歌:“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
父爱如山,看起来很强大,可以支撑天地。
时光如梭,父亲老了,舞动犁耙都会气喘吁吁。
不管多难,父亲在农闲的时候,就去打零工。毕竟,种地只能维持温饱,这日常开销,还要另外想办法。
父亲学了一门手艺,做木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木工是很吃香的。这农村盖房子,木工就得忙活好几个月。
现在的农村,盖房子基本上不要木料,家具都是城里买现成的。木工活,就变得很少了。
父亲就去帮人做棺材。
父亲说:“做棺材啊,这家家户户都很讲究。有时候能够拿到一两百的红包。”
父亲说得很开心,我却听着听着,哭了。
没有人请木工的时候,父亲就到城里的工地去挑土。
工地,我是去过的。住房是临时的窝棚,阴冷潮湿;天晴的时候,工地灰尘很大。
就算是卖苦力的工地,也有一天,不要父亲了。因为他年纪大了。
有一段时间,父亲去镇上的木材加工厂干活,主要是堆放加工好的木料,还有捆绑边角料。不过这样的活,后来也不要父亲了,有稍微年轻一点的人,抢着干。
03
七老八十的父母,在农村老家种地。
不管父母多努力,终究挡不住岁月的摧残。
什么活都找不到了,父母就不得不安心在老家种地。
因为体力不济,父母种地不多,也就是门口的一亩水田,老屋旁边的一块菜地。
另外,还养了几只鸡。
此时的父母,收入特别少。为了把自己过下去,他们开启了极简模式。能不花的,坚决不花。
到了冬天,父母不会用电取暖,而是用木头。
屋后的山林里,除了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杂草、枯树兜。风和日丽的日子,父亲就去山里走一圈,找到很多的柴草。
父亲的脊背是弓起来的,完全可以被柴草掩盖。若不是走近看,还以为是一堆柴草在自己移动。
最令人惊奇的是,父母生活艰苦,却从来不叫苦。每次拿到儿女给的生活费,还说:“不要那么多,我们自己能养老。”
有一次,和母亲打电话,说:“好,家里都好。”还没有说几句,母亲就挂了电话。
回到家一看,我才发现,父亲已经病了很多天,却死活不肯去医院。父亲说:“就是咳嗽,去医院干嘛?我的病,我自己清楚。”
事实上,我的父亲,到过世的前一天,还在准备谷种,挖好了一分秧田。
一亩三分地,是很多农村人认定的“养老本”。可是在走路也气喘吁吁的时候,这养老本还真的啃不动。
04
很多人说:“现在的老人,没苦硬吃。”
还有人说:“人老了,不就是跳跳广场舞,到处逛一逛。”
还有人说:“人啊,要知足常乐。”
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多少老人,他们穷怕了,却还是穷。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能够做的,就是打零工、保姆、保洁等低端工作,人生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也有一些农村老人,他们有十几万存款,却还在为养老发愁。毕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怕坐吃山空;怕儿女不管,怕成为儿女的累赘。
作为儿女,上头有几个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孝顺是无法完美的。谁都没有三头六臂,不是谁都赚得盆满钵满。
唯有一家几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支撑,熬过去。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