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便利店买瓶水、去餐厅吃饭结账,大家似乎都习惯掏出微信扫一扫,反倒很少见有人用支付宝。奇怪吧?
估计连马云都疑惑:明明支付宝比微信支付早了9年,甚至一度是支付领域的“老大哥”,怎么现在感觉风头被抢光了?
为什么大家更爱用微信支付?还记得你上一次消费时,掏出手机“滴”一下的情景吗?再仔细想想,你用的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根据易观发布的2023年支付统计报告:在小额高频支付场景中,国民使用微信支付的交易频次远超支付宝。
原因很简单,我们生活中的“小钱场景”,几乎都被微信支付包圆了。回想一下,买早点,老板可能只摆了个微信二维码;网购送礼,朋友问“多少钱?我微信发你”;朋友聚会AA,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拉个群,大家扫一下”。
还有每年春节期间,大家在微信上发过、抢过多少次红包?甚至不需要数据统计,我们都能感受到,微信支付的火爆,离不开它的社交基因。
从2014年微信红包功能上线开始,微信支付就逐渐和社交深度绑定——春节抢红包,朋友圈拼手气,几乎成了全民狂欢;同学聚会、生日祝福、节日问候时,一个小红包比语言更有趣。
微信支付的魅力就在这里——把“付钱”这件事变成了一种社交行为。有研究显示,2022年春节期间,全国通过微信发出的红包数量高达320亿个!
这是什么概念?平均每个人要发20多个!而支付宝就没这种“全民红包狂欢”的氛围感。
潜移默化中,“关系链支付”还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和朋友买东西,直接用微信转账。
日常收到的红包、零散收入,都沉淀在微信钱包里,没必要转到银行卡或者支付宝,干脆用微信支付就花掉了。这种便利性大大减少了我们切换到支付宝的意愿。
再来看用户数,根据腾讯财报和阿里巴巴财报数据:截至2023年底,微信月活用户已达13亿,年底预计突破16.7亿。支付宝月活用户约为8.9亿。
换句话说,微信几乎是每个智能手机用户的必备app,打开手机就能找到它。对于很多年龄较大的用户,微信支付也比支付宝更“接地气”——开启微信支付只需绑定银行卡,没任何技术门槛。
而支付宝可能还需要实名认证、绑定账户等,流程看似不复杂,但对一些不熟悉手机操作的用户来说,还是觉得麻烦。
如果说微信支付是支付市场上的“全能型选手”,那么商家就是它最忠实的“队友”。据统计,全国超过80%的中小商户优先推荐微信支付,尤其是在餐饮、便利店、外卖等高频消费领域。为什么呢?因为它让商家的生意更简单。
支付工具少,收款效率高。很多小商贩为了方便收款,只选择了微信支付一个入口,贴个二维码,就能覆盖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而且社交能够助力营销。用微信支付后,用户可能会主动分享购买链接、发朋友圈,这对商家来说简直是免费的广告推广。
这种“商家推荐+用户习惯”的双向加持,让微信支付更容易占领我们的日常支付场景。
支付宝有何“保命技”?微信支付的高频曝光,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错觉”——它似乎无处不在。但如果看整体市场份额,你会发现支付宝依然是支付领域的老大。
数据显示:在移动支付领域,2023年支付宝的交易规模占比达到54.5%,而微信支付是38.8%。在互联网支付领域(如网购),支付宝以26.51%排名第一,微信支付占比仅20.71%。
这说明什么?微信支付确实更常见,但支付宝在大额交易和专业支付场景中的占比更高。用个比喻来说——微信支付就像超市里的速食品,随时都能拿来解决“饿”的问题,而且用户还会感觉“花小钱不心疼”。
支付宝则更像精致的大餐,因为理财、借贷等功能多了一些“专业感”,大家在用它时会更“正式”。
这都源于支付宝的定位不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它更像是一个个人的“财务管家”。从余额宝到花呗,再到借呗,支付宝的金融生态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理财、借款、分期消费的所有需求。最重要的是,这些服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添加”,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金融体系。
比如余额宝,它曾经风靡一时,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将零钱进行短期理财,享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率,这种“零钱理财”模式,早在微信支付没有类似功能时就已经成为支付宝的标志性优势。
更不用说支付宝通过“花呗”和“借呗”,把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融入到电商购物中,让消费者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购物时,能够更方便地享受分期付款或者信用贷款服务。
相比之下,虽然微信支付推出了类似的“零钱通”和“微粒贷”功能,但其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依然远不如支付宝。
支付宝之所以能够抵挡住微信支付的强势冲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构建了一个闭环生态系统。支付宝的用户不仅仅是使用支付功能那么简单,更是融入了阿里巴巴整个商业帝国。
你可以用支付宝支付网购、买电影票、订外卖、缴纳水电费、报税、买保险、理财——总之,它几乎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在淘宝和天猫的购物中,支付宝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支付引擎”,而微信支付虽然也能支持这些支付场景,但却始终无法像支付宝那样与整个电商生态紧密结合。
此外,支付宝在跨境支付和线下支付的布局上也远超微信。无论是支付宝的国际支付功能,还是和各大商户、商场的深度合作,都让它能保持在大额支付和高频支付场景中的强大竞争力。
日本线下支持使用支付宝付款
在支付工具的选择上,安全性无疑是每个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支付宝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支付宝保障计划”,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甚至在一些金融诈骗案件中,支付宝也会通过赔偿机制来帮助用户维权。此外,支付宝的实名制和双重认证等措施,也让它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安全性更加出色。
因此,在涉及到大额转账或者长时间存储资金的场景中,很多用户还是更愿意选择支付宝,毕竟支付宝在资金安全上更让人放心。
近年来。支付宝还在不断扩展它的业务边界,相继推出了城市服务、政务服务、信用分等功能,这些功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支付本身。
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功能,不仅支持水电煤气缴费,还涵盖了交通罚单查询、健康码、电子证件等生活所需服务。与此同时,支付宝通过与银行、政府合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它不仅是一个支付工具,更是连接日常生活与城市服务的数字化桥梁。
即使微信支付在社交和小额支付方面占尽风头,但支付宝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也让自己在金融、生活服务和信用消费等领域的影响力依然无可撼动。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谁能最终“称王”?如果说2014年的微信红包,是微信支付崛起的“第一枪”,那么这场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支付之争”无疑已经打响了。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随时随地用手机扫码支付,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究竟谁将占领未来的高地,成了每个人心头的疑问。
微信支付的最大优势无疑来自其庞大的社交基础。13亿月活跃用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微信上进行转账、支付和消费。社交+支付的黄金组合让微信支付几乎成为了所有场景的“支付通行证”,无论是发个红包还是付款买单,微信支付都能无缝嵌入我们的日常。
未来,微信支付的潜力可能在于进一步融合更多社交场景,拓展到更多生活领域,比如智能家居、数字钱包等,利用其社交关系网继续提升用户粘性。
与微信的社交优势不同,支付宝的核心优势在于它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从余额宝到花呗、借呗,支付宝不仅仅是支付工具,它更像是每个人的个人银行。特别是在大额支付、消费分期、理财等场景,支付宝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
此外,支付宝早早就开始布局跨境支付和政务服务,通过与政府和电商的深度合作,它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让支付和生活、金融紧密相连。
未来,谁会占领数字支付的高地,关键在于两个因素:创新和生态整合。微信支付有着强大的社交基础,若能进一步丰富其金融服务,可能会拉近与支付宝的差距。
支付宝则依赖其深厚的金融根基,如果能继续扩展用户场景,提升支付和理财的融合度,也能牢牢占据自己的市场份额。
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继续分庭抗礼,在不同的支付场景中各自占据一席之地,并共同推动数字支付技术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