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老舍《抱孙》脊背发凉:一个愚昧的婆婆,才是家庭最大的灾难

在雨中绽放 2025-01-10 17:19:10

《抱孙》中的婆婆像一颗埋在家庭深处的定时炸弹,她的愚昧与偏见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老舍通过这位角色,揭示了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真相:一个家庭的最大灾难,往往不是外部的打击,而是来自内部的无知和固执。

婆婆的种种做法,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问题?这种愚昧如何摧毁了亲情与理智?

婆婆眼中的传家宝

王老太太生在民国初年,从小在大家庭里耳濡目染封建礼教。她把儿媳看作延续香火的工具,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让整个家庭蒙上阴影。

新媳妇进门第一天,王老太太就宣布要掌管一切生育相关事务。

她不让儿媳碰凉水,连洗脸都要用温开水;不准儿媳走动,说是容易动了胎气;连睡觉都要规定姿势,左侧躺会压迫胎儿,右侧躺会影响心脏。

王老太太整天守在儿媳房里,盯得比当年太监看公主还严。儿媳想吃点酸梅解腻,她说酸性食物会伤胎;想喝杯果汁提神,她说凉性饮品会害孩子。

六十年积累的陈年经验成了她手中的尚方宝剑,儿媳就像笼中困兽,连翻个身都要看婆婆脸色。

每当医生建议适当运动,王老太太就嗤之以鼻:"这些年轻大夫懂什么?我活了一甲子,见过的孕妇比他们吃的盐还多。"

她把传统经验奉为圭臬,对产检、B超这些现代医学手段深表怀疑。

王老太太的权威不容挑战,儿媳的感受被完全忽视,这种专制管理让原本喜悦的孕期变成了一场煎熬。

一场葬送生命的补品风波

王老太太对补品有着狂热的执着。当儿媳怀第三胎时,她把全城补品店都跑遍了。人参、鹿茸、阿胶、燕窝摆满了整个茶几,光补品食谱就写了一大本。

她逼着儿媳每天喝三碗鸡汤,说是要补充蛋白质;中午必须吃一整只烧鸡,晚上再来半斤猪蹄。亲家母也不甘示弱,每周都带着各式补品前来。

一个说要吃红枣补血,一个说要喝莲子安胎。两个老太太较上劲了,谁也不肯让步。王少奶奶被迫吃得肚子溜圆,嘴角都被腻得起泡。

医生警告胎儿过大有难产风险,两位老太太却不以为然。在她们心中,补品就是圣品,越补越好。

这种不计后果的补品风潮,最终酿成大祸。

王少奶奶几次想推掉补品,都被婆婆训斥一顿。两位老太太的争宠心理,让一场正常孕育变成了可怕的补品实验。

迷信的枷锁下苦难重重

阵痛来临时,王老太太第一反应不是送医院,而是请来算命先生看时辰。算命的说这时辰不好,得等三个时辰后再生。

王少奶奶疼得死去活来,王老太太却坚持要按算命先生说的办。她找来各路神仙拜,又请尼姑念经超度。房间里香火缭绕,王少奶奶连喘气都困难。

七天七夜过去,孩子迟迟不出来。王老太太认定是祖坟动了土,又花大价值请风水先生看风水。亲戚们劝送医院,她却说医院会用钳子拽孩子,这样不吉利。

直到儿媳面色发青,呼吸微弱,她还在纠结去医院会不会破坏风水。整整一周的延误,王少奶奶已经奄奄一息。

就算这样,王老太太考虑的还是要保小,说什么也不能让王家断了根。这种愚昧无知的做法,让一场本该顺利的分娩变成了夺命赌注。

医院里的闹剧与悲剧

到了医院,麻烦事接踵而来。王老太太看到男医生就炸毛,非要换女医生。挂号处的"挂"字在她眼里成了催命符,硬是让家人把号贴掉重写。

剖腹产手术室的"产"字也不吉利,她让人用红纸把门口字遮住。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来,她又开始纠结住院时间。

医生说要观察一周,她却坚持要回家办"三朝"。孩子刚出生就被她裹得严严实实,大夏天捂得满头大汗。

她自己感冒发烧也要抱孩子,说是外婆的体温最养人。结果一个喷嚏就让刚出生的婴儿染上重病,发高烧不退最终夭折。

王少奶奶伤口感染,缝线崩开,回天无力。一场本该充满希望的新生,却因为愚昧固执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人性至恶皆因无知作祟

王少奶奶和婴儿相继离世后,王老太太开始四处造谣说是医院害死了他们。她拉着亲家母去医院闹事,说医生不懂看风水,手术时间没选好。

她要求医院赔偿,说是他们用的剪刀不吉利,导致母子俩丧命。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同情,反而引来众人唾弃。

整个过程中,王少爷一言不发,像个局外人。他不敢违抗母亲,也不敢为妻子说话。在这个重男轻女的环境里,女性的生命价值被完全忽视。

王老太太不但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变本加厉地散布谣言。她说是儿媳命不好,克死了自己的孩子。

这种毫无人性的言论,暴露出封建思想的荒谬与残酷。直到最后,她都没有意识到真正害死儿媳和孙子的,正是自己的愚昧无知。

《——【·结语·】——》

王老太太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案例,更是一面镜子。九十年过去了,封建思想仍在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生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整个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与理解。

打破陈规陋习,需要教育的力量,更需要每个人的觉醒。

0 阅读:0
在雨中绽放

在雨中绽放

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