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引言
1941年,黄河边的中条山上。
鬼子的飞机、炮弹已经炸得人找不到北了,可国军20万部队硬是死守山头。军长说:“死守两天就有援军!”
可两天过去,援军没到,子弹也打光了。怎么办?跳河!是的,几千人面朝家乡,唱着秦腔,一跃而下。
三日后,黄河水面仍漂满尸体……这场战役,全军覆没,鲜为人知。谁能想到,这片静默的黄土地下,埋藏了多少故事?
黄河水边的“拼命局”
1941年5月,中条山的黄河边可不是现在这副安静样子。那时候,炮声响得能震破耳膜,飞机在天上嗡嗡叫,人喊马嘶,夹杂着炸弹爆炸的声音,整个天地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山石在震动,黄河水浑浊得不见底,仿佛在为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哀鸣。
这地方,地图上看不过是一条不起眼的山脉,可放在当时,那是整个黄河防线的命脉。日本鬼子要打中原,先得从这里打开缺口。而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守住这里就是守住未来的一线希望。
国军20万大军驻守在中条山,听着像不少,可真要放在绵延上百公里的山脉上,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别说全面布防了,就连最基本的补给都是问题。
可这时候,老蒋的命令来了——死守两天,援军就到!于是,20万人靠着这一点信念,在这片破碎的山地上拼命挺住。
可是,两天真能解决问题吗?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不仅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夹击,还把飞机、火炮全部拉了过来。
战斗刚开始没多久,前线就已经是尸横遍野,连山坡上的树都被炮弹削得光秃秃。师长以下,所有的指挥官几乎全都冲上了一线。这场景,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惨”。
将领的阵亡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短短两天时间,几乎每一个旅级单位的指挥官都在战斗中牺牲,最令人心痛的,是第一战区的一个军长,在亲自带队夺回阵地后,被日军狙击手击中倒地。
整个过程,周围的士兵都红了眼睛,可没有人敢停下来救援,因为对方的火力压制太强。将领的牺牲,让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防线瞬间崩塌。等到第二天清晨,驻守的几个主要山头已经全部被日军占领,国军的抵抗只能化整为零,依靠游击方式打散冲出包围圈。
有个幸存的老兵后来回忆,当时他们顶在最前线,子弹打光了,就捡地上的石头砸;石头也没了,就拔刺刀拼命。
有位军官,眼见弹尽援绝,把身上的军服一脱,光着膀子冲上去跟鬼子肉搏。结果,最后一个人倒下的时候,整片山头已经全是鲜血。两天时间过去了,援军没来,战场上能站着的人已经不多了。
在这片山脉之间的激战,是抗战时期少有的短兵相接式的绞杀。因为地形复杂,防御工事几乎等同于虚设,战斗打响后,整个中条山立刻成为一座没有出路的围城。
跳黄河的人群
最令人揪心的,是那些背靠黄河的士兵。天无绝人之路?可真到了这一刻,他们才发现,黄河不是活路,而是死路。
鬼子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山下的黄河水哗啦啦地流,岸边却已经挤满了走投无路的士兵。他们举目四望,只能看到两样东西:头顶盘旋的敌机和前面翻滚的急流。
人群中,有人跪在地上,朝着对岸的方向磕头,也有人站着不动,喃喃自语。有人试图组织反击,可是手里的武器比菜刀还寒碜。最后,有人喊了一句:“死,也不能让鬼子抓走!”于是,很多人一跃而下。
这些士兵的最终选择是用自己的生命守住最后的尊严——跳进黄河。
历史资料记载,这次跳河的殉国人数多达数千人,尸体漂满黄河数日,景象让人不忍目睹。
据幸存者描述,黄河当时的水流湍急,任何人下去都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可是面对被俘的耻辱,士兵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跃而下。许多人在跳下去前,还在高声唱秦腔,为的就是让自己死得像个战士。
西北大学历史学者张恒,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他和他的学生查便了国民党和日本方面的资料,跳河而死者,至少3000人!“我作为一个学者不能胡说,结论需要有出处。”
这可不是一次两次的跳河,而是成千上万人的壮烈举动。那天,黄河像是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接纳了这些忠魂。
有人在跳下去的时候唱秦腔,也有人喊着“保家卫国”咕咚一声扎进水里。可是黄河水无情,一浪卷过,什么声音都没了。
70多年后,还有人提起那些“跳黄河”的英雄。可现实是,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中条山的这段历史。
连当时的日军都被这场景吓了一跳,后来在战报里提到:“敌军无力抵抗,弃守黄河,跳河自尽者甚众。”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这么掩盖了多少血泪?
历史沉默中的呐喊
战后,中条山成了一块沉默的土地。那些在这里牺牲的将士,没有名字,也没有墓碑。他们的故事,比不上狼牙山五壮士那么有名,更没有小学课本里的位置。
可是,在当地老百姓的记忆里,这段往事却像石头一样重。
中条山一带的村民,曾经为掩埋牺牲的士兵费尽了心血。许多人的尸体因为天气炎热,很快开始腐烂,可村民们没有任何抱怨。
很多人冒着日军的扫荡,将一具具烈士的遗体拖入山洞,或者埋在田地里。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让这些英雄“死后能有一个安息之地”。
还有人用自己仅有的粮食,为那些奄奄一息的伤兵煮粥。那是战争的背面,一个充满人性的故事。
几十年后,有人提议在中条山建一座纪念碑,可是资金问题让这个计划搁浅了很久。直到最近,才有了一座不算显眼的纪念碑,上面写着几个字:“我死中条,国活神州。”寥寥几个字,却承载了当年多少人的血泪?
历史是沉默的,可是中条山不会忘记那些倒在战场上的人。黄河依旧在流,山上的树也重新长出了绿叶。只是,当有人再提起这里的故事时,是否还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山河破碎年代的悲壮?
参考资料
中条山三千勇士跳黄河 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往事.央视网.201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