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与乌克兰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了一场备受全球关注的会谈。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持续了将近9个小时,双方最终就实施临时停火、恢复情报共享和安全援助等核心议题达成共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消息,看到这样的局面,估计特朗普和普京两人都得乐了,只不过背后的原因大相径庭。
特朗普乐,是因为又有了能吹牛的政绩。乌克兰表示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立即实施为期 30 天临时停火的建议。这一点对于特朗普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外交成果。特朗普上台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试图减少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的资源投入。此次美乌达成临时停火共识,为特朗普推动和平进程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切入点。
他可以借此机会,与俄罗斯进行沟通,推动双方实现停火,进而缓解美国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以及国内对于持续援助乌克兰的争议。难怪特朗普在白宫外向媒体表示,希望俄罗斯也能接受 30 天停火提议,还称要就此事与普京 “谈谈”,甚至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重返白宫。
而普京乐,恐怕更多是一种无奈与嘲讽。虽说美乌达成 3 点共识,但俄乌冲突能否真正迈向和平,俄罗斯的态度才是决定性因素。截至目前,俄罗斯尚未对停火协议作出正式回应,俄外交部仅表示 “不排除未来接触”。
实际上,普京早在去年就明确表态,俄罗斯追求的并非临时停火,而是持久且稳固的和平。在普京看来,所谓 “30 天临时停火”,更像是乌克兰在前线吃紧时的缓兵之计。毕竟乌克兰前线战事严峻,尤其是库尔斯克地区伤亡惨重,泽连斯基此时同意停火,一是形势所迫,二是想把 “拒绝和平” 的帽子扣给普京。试想一下,如果乌克兰在战场上占据上风,泽连斯基会轻易提出停火吗?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美乌进行和谈的同时,俄军仍在前线对乌克兰展开了大规模袭击。这一行动,无疑是俄罗斯在用实际行动向外界传达他们对于美乌 “临时停火” 共识的态度。所以,这场俄乌冲突的走向,依旧扑朔迷离,美乌的共识能否真正落地,还有待俄罗斯的回应以及后续局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