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很残酷,很多人以为,父母年老生病了,做儿女的就该寸步不离,尽心尽力伺候。
可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亲自照顾,未必是最好的方式。
要知道,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
父母生病了,子女当然不能撒手不管,但真要贴身照顾,时间长了,难免身心俱疲,甚至还会被埋怨、嫌弃。
很多人亲身经历过后才发现,最好的方式,是“适当远离”。
01
亲自照顾,反而被挑剔,付出越多越寒心。
我有个朋友,当年她父亲生病,她辞了工作,天天守在病床前,端茶倒水、擦身喂饭,比保姆还尽心。
可结果,父亲不仅不领情,还嫌她这做得不对、那做得不好,连饭菜不合口味都能大发雷霆。
她当时不理解,明明自己已经做到极致了,为什么还落不到一个“孝顺”的名声?
后来她才明白,人在病痛中,脾气本来就暴躁,谁在眼前晃得多,谁就最容易挨骂。
这就是现实。
真正照顾病人的人,往往是最不被感激的。
倒是那些只偶尔来看看,带点水果说几句好听话的,反而容易被夸“懂事”。
所以,别天真地以为,自己亲力亲为,父母就会感动落泪,逢人就夸你孝顺。
实际上,你做得越多,越容易被嫌弃,反倒不如定期探望,既能关心父母,又能保全自己的身心健康。
02
牺牲自己,换不来别人的感激,反而被当成理所当然。
我有个邻居,独生女,母亲瘫痪后,她辞职回家全职照顾。
她以为母亲会感动,可事实是,母亲对她的要求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谢谢,变成了后来的嫌弃,甚至还会发脾气骂她不孝。
她整天围着母亲转,自己的生活完全荒废了,朋友疏远了,婚事也耽误了,到头来,换来的却是母亲的一句:“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比你孝顺?”
她终于意识到:有些父母,天生享受子女的付出,却从不觉得是恩情,只会认为是应该的。
你牺牲越多,他们越不珍惜,反而把你的奉献当成理所当然。
所以,最聪明的做法是,给父母找个护工,子女负责经济支持和精神关怀,而不是自己亲自伺候,活生生把自己搭进去。
03
过度照顾,会让父母变得越来越依赖。
有些人以为,父母生病了,子女就该全心全意照顾,但事实是,你照顾得越细致,他们越容易丧失自理能力。
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她父亲刚病倒时,生活还能自理,但她太心疼了,什么都抢着做。
结果短短半年,父亲直接变成了,能动也不愿动,天天等着她伺候,稍有怠慢就生气。
说到底,人都是有惰性的。
你照顾得太周到,父母反而会习惯依赖,甚至变本加厉,变成“巨婴”。
可是一旦你扛不住了,他们会觉得你“变了”,甚至埋怨你“不孝”。
所以,真正聪明的做法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冷月花魂
小编屁话!谁不想找护工,没钱怎么办?!
Yz
适当远离?可能吗?需要你照顾你想远离?唉,写这文章的人是没侍候过老人。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