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做好体重管理必须掌握的知识干货

潇湘名医 2024-08-12 17:00:25

(通讯员:赵贇) 随着世界范围内肥胖人群的增多,肥胖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成人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肥胖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疾病。为此,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提示:做好体重管理,共享“轻”松未来。

超重/肥胖的原因

超重/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虽然超重/肥胖涉及的因素较多,但其根本原因是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失衡。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饮食结构的变化,富含脂肪和游离糖的高热量食品的消费量有所增加;由于许多类型的工作性质发生变化,交通便利度增加,城市化程度提高,导致身体活动减少,这些均与肥胖患病率升高密切相关。大多数情况下,肥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原因包括致肥胖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和基因变异。在特定患者中,可以确定单一主要病因,如药物使用、疾病、制动、医源性,以及单基因疾病/遗传综合征。同时,缺乏有效的系统干预措施来识别早期体重增加和脂肪沉积,也加剧了肥胖的发展。

如何科学有效管理体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共8条64个字建议,有效做到体重管理,居民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一是正确认知,重在预防。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防止超重、肥胖和体重过轻的情况发生。

二是终生管理,持之以恒。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全人群都应把保持健康体重作为目标,并贯穿孕前期、孕期、婴幼儿期、儿童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全生命周期。

三是主动监测,合理评估。定期监测体重、腰围等变化和评估体重状况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措施之一。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其计算方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依据现行《成年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行业标准,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应维持在 18.5≤BMI<24.0,BMI<18.5 为体重过轻,24.0≤BMI<28.0 为超重,BMI≥28.0 为肥胖。成年人男性腰围≥90 厘米、女性腰围≥85 厘米为中心型肥胖,85厘米≤男性腰围<90 厘米、80 厘米≤女性腰围<85 厘米为中心型肥胖前期。

四是平衡膳食,总量控制。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在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并长期坚持,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

五是动则有益,贵在坚持。长期坚持科学运动,有利于体重的保持和体成分(人体的构成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的改善。有氧、抗阻、高强度间歇运动均有助于控制体重。适度中高强度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

六是良好睡眠,积极心态。睡眠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不同年龄阶段建议睡眠时长有所不同,应当参照相关标准保持良好睡眠。体重还与人的心理状态相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七是目标合理,科学减。超重和肥胖者减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脂肪组织的重量,在制定减重目标时要量力而行,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可按照每周体重减少不超过 0.5 公斤的速度,在3-6 个月内减少体重的 5%-10%,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设置合理目标,科学控制体重。

八是共同行动,全家健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应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习惯,主动学习健康体重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体重管理。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