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一大批房东,开始涨价了?

念真说社会事件 2025-03-27 13:35:12

朋友们,最近楼市可热闹了!今天我扒拉了几个关键消息,咱们边喝茶边唠——

壹丨LPR持续“躺平”,房东们等麻了

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还是没动静,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这结果直接把一票房东和买房人整懵圈了——说好的“2025年货币宽松大放水”呢?去年底各路专家信誓旦旦预测今年LPR要降40-50个基点,结果一季度都快过完了,连个水花都没见着。

◆为啥银行这么“抠门”?

银行自己都揭不开锅了:2024年底银行净息差已经跌到1.52%,直接跌破1.8%的警戒线。说白了,银行现在放贷就是亏本赚吆喝,再降息怕是要喝西北风。老美那边死活不松口:美联储加息周期还没结束,国际资本跟惊弓之鸟似的,咱们要是单方面降息,汇率压力分分钟爆表。

◆但老百姓是真扛不住了:

前两个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降了0.1%,短期消费贷款直接缩水3238亿,大伙儿连日常开销都抠抠搜搜1。房贷倒是多放了3785亿,可这钱一半进了提前还款的坑,另一半成了房东涨价的底气——毕竟成交量上去了,有人就觉得“我是不是卖便宜了?”3

划重点:现在LPR就像个卡壳的阀门,银行不敢开,买房人不敢等。房东们要是真急着套现,建议别死磕利率,赶紧降价跑量才是王道。

贰丨楼市被划入“消费圈”,房东集体破防

中办和国办最近发了个《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直接把房地产踢进“消费”篮子。一堆房东急得跳脚:“凭啥我的房子成快消品了?!”

◆这事儿得掰开看:

官方定位≠市场现实:文件里说房子是消费品,但大伙儿心里门清——核心地段的学区房照样能抗通胀,远郊的“水泥盒子”连物业费都赚不回来。库存才是真老虎:现在全国二手房挂牌量比菜市场白菜还多,光靠喊口号“鼓励买房”顶啥用?得学深圳、成都搞“国资收储”,把卖不掉的二手房改成公租房,这才叫釜底抽薪。

◆最扎心的是收入:

90后小张吐槽:“我月供1万2,工资才8千,你让我拿头买房?”现在年轻人宁愿把钱砸进奶茶店加盟,也不敢接盘老破小。数据不会骗人:杭州2月二手房成交11062套,同比涨了35%,但均价却跌了0.2%——这说明啥?降价才能走量,涨价纯属作死!

说人话:别管政策咋吹风,房东们得认清现实。现在敢涨价的,要么是学区无敌的“硬通货”,要么是梁静茹给的勇气。

叁丨杭州房东抱团涨价,是精明还是犯蠢?

最近杭州又出妖蛾子——某小区业主群发公告:“低于5万/㎡别卖!谁降价谁是叛徒!”结果呢?隔壁小区趁机降价3%疯狂出货,抱团群直接变维权群。

◆市场真相太打脸:

成交量≠涨价权:杭州前两月二手房确实卖得火,但70%成交房源都是降价10%以上。有房东不信邪,把挂牌价从500万调到550万,结果三个月连个看房的都没有。独立行情是个玄学:钱江新城某豪宅涨价5%秒成交,但余杭的刚需盘跟风涨价立马凉凉。记住——能走出独立行情的小区,要么带顶尖学区,要么是CBD核心资产,普通房子玩这套就是自杀。

◆给房东的保命指南:

先摸清底牌:上政府官网查查小区周边有没有新学校、地铁规划,没有硬核利好的赶紧跑6。学学开发商套路:某项目搞“买房送特斯拉”,实际是把车钱摊进房价。房东也能玩这招——“送三年物业费”可比硬涨价聪明多了。别跟政策较劲:现在全国推行“二手房指导价”,乱涨价的分分钟被平台下架。与其作妖,不如趁小阳春降价5%-8%套现。

结语丨涨价?先问问自己配不配

这年头,房东分两种:

人间清醒型:趁着成交量回暖,降价8%火速离场,揣着现金等下一波行情。赌徒上头型:盲目跟风涨价,结果成了中介朋友圈的段子:“此房业主心态爆炸,建议绕道”。

记住楼市铁律:能涨价的从来不是房东的嘴,而是房子的命。与其做梦涨价,不如看清自家房子到底是“茅台”还是“二锅头”。

0 阅读:32
念真说社会事件

念真说社会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