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在2023年末大规模更换燃气智能表之后,重庆市民自2024年4月份开始,大量投诉“换表”后燃气费用异常上涨。
重庆随后发布了调查报告,认定重庆燃气等城市燃气企业存在结算周期混乱、阶梯气价计算混乱等情况,并多计多收气费共337.9万元。
调查认为以上问题都是人祸,燃气表整体上质量可靠。
在当时,联合调查组要求重庆燃气进行整改、加强监管,重庆燃气也做出了承诺。
谁曾想刚过了半年,2025年1月以来,重庆市民再次反映重庆燃气燃气收费异常。
这次发现的原因很有意思啊,多位重庆市民反馈称春节前后一些居民不在家,燃气费用却增高明显,部分居民还收到了两份燃气账单。
出现这种奇葩现象的市民并非少数,据统计投诉举报高达7198件。
这次又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最终的调查结论与2024年类似。
具体的通报在网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原文。
重庆燃气连续两次给群众们证明了一件事儿——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各种草台班子。
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最终水落石出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搞笑的超乎你的想象。
作为一名普通的热心市民,我家里燃气用了几十年,说实话我是真不知道燃气公司对每一户的气费,到底是怎么计量的。
终于在重庆燃气的调查报告中,我被科普了。
接下来,我就替燃气公司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种是估抄。
因为各种原因,燃气公司工作人员未能入户抄表,所以就给用户估算了一个用气值。
居民用户按照这个估算值缴费,缴多还是缴少看运气。
为啥说要看运气呢?
因为估算的抄气量要么高要么低,这要看抄气员的心情。
通报说重庆燃气存在“零估累抄”问题。
重庆燃气2025年1月账单中,有22.72万用户,前两月估抄气量为0;到1月份的时候,账单累加了前两月的实际用气量,需要一次性缴纳3个月的气费。
这个估气量为0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已经不是敷衍了,这是闹着玩儿呢。
同时也存在“高估预收”问题,这个是高估了。
2024年5月以来,重庆燃气估抄涉及3.11万户次,致使高估气量71.11万方。
人家不叫多收钱,叫“预收金额约156万元”。
所以说这个用气量啊,要么是高估,要么是估为0。
另一种是随意抄。
这个随意可不是我说的啊,是调查报告的原话。
2024年4月份第一次调查时重庆燃气有抄表员18人,负责的需要入户抄表14.1万户,平均一人负责约8000户。
然后这些抄表人员敷衍了事,随意抄表。
到了2025年,重庆燃气的抄表员仍然不足。
通报说2024年4月之后,重庆燃气增加抄表员607人,每人每月平均需抄表超过4500户。
所以抄表就出现了估抄和随意抄。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燃气和电力这些事关民生的大事儿,在某些人那里就跟闹着玩儿似的。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了我们小区里,天天扒垃圾桶找废纸箱的大爷大妈了,他们如果知道自己每个月省吃俭用缴纳的燃气费都是随心抄的,该有多崩溃。
另外,肯定有人想知道,为啥这些人如此胆大包天抄表也敢随心写?
我也不理解,当我看到成都燃气的公开披露时,我才明白了。
成都燃气说他家的燃气计量表,生产、销售及安装,包括入户抄表、燃气表安检业务,都是一家叫做成都千嘉科技的公司,给外包了。
这就通了嘛。
出事儿了有外包公司兜着。
如果不出事儿,这家叫千嘉科技的外包公司,仅2021年的净利润就达到了7871万。
再仔细一看,这个千嘉科技公司是成都燃气的关联公司。
好嘛,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明一暗有点儿意思啊。
千嘉科技在回复深交所问询时披露,其2021年度向成都燃气提供了“抄表及安检服务”。
其中,普表一次是1.99元/只,远传表一次是0.22元/只,安检是12.55元/户。
这么算下来一个抄表员负责4500户,抄表公司肯定就不赚钱了。
如果要想赚钱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复制核酸检测的套路。
那一年的张核子公司核酸检测,收了钱不检测,但报告给你正常出具,就是这么牛。
看到这儿我立马就坐不住了。
我家的燃气缴费,一直都是依据物业的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多少钱我就交多少钱,从来没质疑过。
打死我都想不到,事关老百姓的民生消费,这群人竟然如此儿戏。
以后我还能相信谁?
媳妇安慰我说那是重庆燃气公司,和咱们没有关系。
我赶紧查了一下,重庆燃气原来是地方国企重庆能源控股,重庆能源于2022年4月份申请破产重整。
2023年1月,华润燃气成为重庆燃气的间接控股股东。
我尼玛,我家也是华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