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曾有这样一个人,他竟然有40个姨太太。
没想到,人们不但不把他当作放荡公子,反而还视作英雄,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的名字叫范绍增,是四川大竹县人,他生于1894年,当时可还是清朝光绪年间。
范家在当地是有钱人,范绍增的爷爷是乡绅,父亲是地主,因此,范绍增出生之后,可谓锦衣玉食,生活优渥。
正因为自己的父亲爷爷都是有名望的人,因此,范绍增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十里八乡的一个小霸王。
到了他十几岁的时候,不知通过什么渠道,范绍增又迷恋上了所谓的江湖侠气的故事。
男孩子有闯荡江湖的想法不足为奇,可是范绍增自幼就为所欲为惯了,当他动了想要闯荡江湖的想法的时候,他竟然真的选择离家出走,要在江湖上干出一番大事情。
可是,理想与现实,相差的何止一星半点,现实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江湖给他闯呢?
离开家的范绍增不但没有成为侠之大者的江湖人士,反而只不过是进到一家赌场里混生活。
赌场,众所周知,鱼龙混杂不说,更关键的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里面有的人打架,有的人赌上全部身家,有地痞流氓,还有混社会的。
当时只有十来岁的范绍增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学的出一身侠气,不过是带了一身的匪气罢了。
没多久,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小混混身上有的,范绍增可以说占全了。
有一次,正当范绍增与人打架的时候,他的爷爷恰好从赌场门前过,被爷爷堵了个正着。
爷爷对于自己这个宝贝孙子不成器,相当的痛心疾首,没想到他竟然还离家出走不知所踪,更是让老爷子又着急,又生气。
眼见着他竟然一副流里流气的样子跟人打架,爷爷愤怒异常,径直上去,就是一巴掌。
当时正在气头上的范绍增哪里留意到打自己的是爷爷,不分青红皂白,翻身就是一拳,正好打在了爷爷的眼眶之上,爷爷当即就眼冒金星,肿了一大块。
爷爷被自己的亲孙子给揍了,这事要传出去,简直是家门不幸,但是更让老爷子伤心至极的是,自己宠爱的孙子大逆不道。
愤怒至极的老爷子,立刻就回给范绍增几个大耳光,并且叫人把他给绑回家。
出离了愤怒的老爷子扬言要埋了他,但气归气,真的要结果了他的性命,爷爷又怎么肯,不过是假意听劝,网开一面罢了。
不过,眼看着真的要动家伙的爷爷,范绍增还是怂了。
毕竟是自己的爷爷,他还是从心底里害怕的,因此,事情过了之后,范绍增不敢在家里呆着了,甚至都不敢在城里呆着,而是仓皇出逃。
这次离家,范绍增又干出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没有选择好好的做事,反而是跟着一伙人落草为寇,成了山贼。
占山为王的范绍增,虽然打着江湖行侠仗义的旗号,但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事情,随着范绍增势力的扩充,他也成了十里八乡的一霸,名声彻底的臭了。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范绍增要继续肆无忌惮的欺压百姓的时候,突然之间,范绍增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就这样,数年之间,因为范绍增的离开,清河镇的日子消停了下来。
就在人们渐渐忘记了范绍增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清河镇的一个地主收到了范绍增的信,信中说,几日之后,范绍增将前来拜访。
时间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地主对于范绍增当年的恶行还历历在目,接到这封信,更是让人家连续几天都睡不好觉。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一次范绍增回来到底是想干什么?
其实,这几年离开的日子里,范绍增是去当兵了,当时,正值清廷为了向列强借钱修铁路出卖国家路权,为此,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保路运动算得上辛亥革命的前奏。
当时,范绍增听闻这个消息,也是愤怒不已。
虽然他在大竹县的所作所为颇为不侠义,但其实他骨子里还是崇拜侠者义士的,只不过当时年幼的他并不理解真正的侠者是什么含义,以为凶恶就是侠。
等到了保路运动爆发的时候,他才突然意识到,所谓的侠,是要为国为民,而不是对民凶恶。
因此,他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保路运动,初入军旅的他,不畏惧,敢担当,很快就当上了总管事。
可就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大家以为国家将迎来新局面,没想到袁世凯先是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紧接着没多久之后,又复辟。
这一系列操作,不但让人直呼看不懂,更是让国人愤怒不已。
因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袁护国战争掀起来了。
战端刚起,范绍增的顶头上司就在战斗中因为身先士卒而牺牲,而范绍增作为总管事,就当仁不让的成为军队的新首领。
虽然范绍增从始至终也没有真的打到北京,干翻袁世凯,但袁世凯在位仅83天就失败,也让范绍增成为了反袁的英雄之一。
这也奠定了他在军队里的地位。
不久之后,他就被升任为四川靖国军的营长,后来更是进一步接了靖国军团长王维舟的班。
拥有这个身份之后,范绍增已经算是川军中赫赫有名的存在了,当时,全国各地都是军阀混战的局面,四川也不例外。
在整个四川,更是有川军五行的说法,即当时整个四川有五个势力较大的军阀。
作为靖国军团长的范绍增相较于这五个大咖,还是显得实力不足,因此,在几个大军阀混战的过程中,范绍增很聪明的站在了刘湘的一侧。
为什么选择刘湘,是因为当时刘湘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刘湘既有外援,再加上实力不弱的范绍增的支持,很快就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中占据优势。
随着刘湘势力的壮大,站队成功的范绍增也成了川军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而真正让范绍增走上巅峰的则是1938年,当时,刘湘暗中与韩复渠,宋哲元联络,想要反蒋。
对于时局把握很大的范绍增没有选择与刘湘站队,反而把这个关键信息检举给蒋介石。
随后,韩复渠被杀,刘湘也病死,因为检举有功,范绍增更进一步,成了八十八军的军长。
这一路走来,足见范绍增的政治智慧。
当然,真正让范绍增成为英雄的并不是他在政坛的左右逢源,而是因为他实打实的参与了抗战。
站队也好,左右逢源也罢,这只是人在局中不得不为的事情,但别忘记,范绍增本质上是个侠者,他一心想着干大事,为国为民的侠义之举。
因此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心急如焚,不过当时他已经在军中颇有实力,因此,他招兵买马,散尽家财,全力抗日。
但是,花费完所有的家财,范绍增依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打仗,因此,才不得不给老家的地主财主发信,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拥有了足够的力量,范绍增主动出击,浴血奋战,范绍增在民族大义,国家危难之际,始终站在最前线,1941年,在太湖地区,他亲自督战,一举击溃了日军22师2万多人。
甚至还把酒井直次给击毙了。
而这个酒井直次可是当时日本陆军的中将。
这么大的官员被击毙,师1871年日本陆军成立以来的第一遭。
范绍增也因此获得了抗日名将的称呼,他实至名归。
然而,范绍增的名望蒸蒸日上的时候,蒋介石却范绍增起了防备之心,直到这时,范绍增也彻底看清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嘴脸,这些人多为争权夺利,难怪每况愈下。
因此,范绍增开始倒向我党,不但给苏北的解放区运送物资,更是干脆率部起义。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范绍增干脆不服从蒋介石的命令,坚决不参与战争,他每天只干两件事,一个是想方设法给解放区送物资,另一件事就是与40个姨太太柔情蜜意。
虽然个人生活并不检点,但是并不能掩盖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功绩。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实行了一夫一妻制,范绍增也决心自我革命,没有继续贪恋美色,而是为他的几十个姨太太安排了新的生活。
最终,范绍增去到河南担任了体委副主任,为河南的体育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1977年,年事已高的范绍增于郑州离世,令人意外的是,他的骨灰却直到2021 年 3 月才在重庆福果山生命纪念园葬下,期间整整隔了44年。
对于此,可谓是众说纷纭,目前最普遍的看法是因为其子女众多,对其安葬地点存在争议,各自想法不同。
有的认为应送回老家四川安葬,有的主张葬在郑州,还有的则认为葬在哪里都行,因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导致安葬事宜。
关于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