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培土分三次,剥叶透光要及时,茎秆挺拔节间匀
在广袤的田野间,甘蔗这种作物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甘蔗不仅仅是一种能带来甜蜜汁水的农作物,更是众多产业的基础原料。然而,想要甘蔗茁壮成长,产量和品质俱佳,其中涉及到许多关键的管理环节,甘蔗的培土和剥叶工作就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咱们先来说说甘蔗培土这件事。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给甘蔗培土呢?这是因为培土能为甘蔗带来诸多好处。从数据上来看,经过合理培土的甘蔗,其根系能深入土壤的深度相比不培土的可多出15 - 20厘米。根系深入土壤意味着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就像我们人在一个舒适且有足够资源的环境里能够健康茁壮成长一样,甘蔗扎根深了,在干旱季节就能够更好地从深层土壤获取水分,在生长旺季也能吸收更多的氮、磷、钾等养分。
那甘蔗培土该如何进行呢?一般来说,要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培土是在甘蔗幼苗长到30 - 40厘米高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培土比较浅,大概3 - 5厘米就可以了。这就像是给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小朋友一个小小的助力。这次培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甘蔗的幼嫩根系,避免它在生长初期受到外界因素如昆虫或者轻微风雨的伤害。而且这层薄土能够给幼苗根系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小环境,促进其根系在这个小范围内的初步生长和扎根。
当甘蔗长到80 - 100厘米高的时候,就迎来了第二次培土。这一次培土要相对厚一点,大概8 - 10厘米。此时的甘蔗已经进入了快速生长的时期,根系也在不断扩展。这8 - 10厘米的培土就像是给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添砖加瓦。它能够进一步固定甘蔗的植株,防止甘蔗倒伏。据研究,在同等风力条件下,经过第二次培土加固的甘蔗倒伏的概率比未培土的降低了30% - 40%。这足以看出第二次培土的重要性。
最后一次培土是在甘蔗生长后期,当甘蔗高度达到150厘米以上时。最后一次培土可以达到12 - 15厘米厚。这时候的培土就像是为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提供最坚实的后盾。这么厚的培土能够为大根系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根系更加粗壮且分布更广。从对产量的影响来看,精心进行三次培土的甘蔗田,平均亩产量相比只进行一次培土或者不培土的田块,能够提高20% - 30%。
说完培土,再看看剥叶透光的操作。甘蔗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叶片会不断地生长和更替。如果不及时剥除老叶、病叶,就会给甘蔗的生长带来不少麻烦。据调查,密密麻麻的老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让甘蔗地的通风透光率降低到30% - 40%。而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能够让甘蔗的植株间空气湿度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在通风透光差的环境下,甘蔗黑穗病的发病率最高能达到15%,而在通风透光良好的环境下,发病率能控制在5%以下。
剥叶透光的工作要及时。要把握好剥叶的时机和频率。在甘蔗生长的中期,当发现下部叶片开始出现发黄、干枯的迹象时就要及时剥除。一般来说,每株甘蔗要保持有8 - 10片健康的功能叶。功能叶就像是甘蔗的绿色工厂,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给甘蔗的生长。如果功能叶的数量过少,就像工厂的车间数量不够,生产效率必然下降。同时,合理的剥叶能够让甘蔗的茎秆充分接受光照和空气的流通。茎秆是甘蔗储存糖分和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茎秆能充分接受光照和通风时,茎秆的节间就会更加均匀,茎秆也更加挺拔。从数据上来看,茎秆均匀挺拔的甘蔗,其糖分含量平均比茎秆弯曲细弱的甘蔗高2% - 3%。
甘蔗的培土和剥叶透光工作看似简单,但每一项都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只有精心做好甘蔗的培土工作,合理把握剥叶透光的时机,才能让甘蔗茁壮成长,收获又粗又壮、节间均匀且含糖量高的甘蔗。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才能呈现出最美好的画面,在田野中演绎出丰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