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走后第5年,我回到农村老家,第二天却赶紧逃离了这里!

艺情共鸣 2025-03-11 11:12:18

林晓已经五年没回农村老家了,自从母亲走后,那个家对他来说,就像一个满是伤痛回忆的黑洞。今年,不知怎么的,一股莫名的力量拉扯着他,让他决定回去看看。

林晓开着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村口。村口那棵老槐树还在,可周围的一切,似乎都透着陌生。他把车停在自家院子门口,推开门,院子里杂草丛生,屋里布满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人住了。

就在林晓整理屋子的时候,隔壁的李婶过来了。李婶是个热心肠,大老远就喊着:“晓啊,你可算回来了!婶子听说你要回来,高兴坏了!” 李婶走进屋子,一边帮着收拾,一边唠唠叨叨:“你走了这些年,村子里变化可大了。你还记得村头的老张家吗?他家儿子都考上大学了,可争气了!”

林晓笑着应和着,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是坐在院子里,看着他玩耍,那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苦,却很温暖。李婶走后,林晓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第二天一大早,林晓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吵醒。他出门一看,原来是一群乡亲围在门口。带头的是村里有名的 “大喇叭” 王大娘,她扯着嗓子说:“晓啊,你可算回来了。咱村这几年搞了个农家乐项目,就差你家这院子没改造了。你看,大伙都盼着你回来,一起把这项目搞起来,以后啊,保准能挣大钱!”

林晓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赵大叔也凑了过来:“是啊,晓啊,你在城里待久了,见识广,这农家乐就靠你出出主意了。” 林晓有些懵,他没想到刚回来就碰上这事。他本想安安静静地待几天,回忆回忆母亲,可现在这情况,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村里的会计刘哥走了过来,他拿着一本账本,认真地说:“晓啊,这农家乐的账目都在这儿,你看看。前期大伙都投了钱,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你家这院子位置好,改造成农家乐的客房,肯定受欢迎。” 林晓看着那本账本,心里犯起了嘀咕。他对这农家乐项目一无所知,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参与。

林晓正想着怎么回应,突然听到人群里有人小声议论:“这林晓在城里混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有没有本事,别到时候把咱们的钱都赔进去了。” 这话像一根刺,扎进了林晓的心里。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是教育他要争气,不能被人看扁。现在,他不想让母亲失望,可这个农家乐项目,他真的没把握。

就在林晓犹豫的时候,王大娘又开口了:“晓啊,你可别犹豫了。这可是大伙的心血,你要是不答应,大伙可都得寒心了。” 林晓看着乡亲们期待的眼神,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他只好勉强答应先了解一下项目情况,再做决定。

回到屋里,林晓坐在床上,心里乱糟糟的。他想起母亲走的时候,拉着他的手说:“儿啊,不管走到哪儿,都别忘了咱是农村人,根在这儿。” 他本以为回到老家,能找到那份久违的宁静和归属感,可现在,却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搅得心烦意乱。

下午,林晓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在那儿,他碰到了儿时的玩伴阿强。阿强看到林晓,兴奋地跑过来:“晓哥,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把我们都忘了呢。” 两人聊了起来,阿强告诉林晓,自己现在在农家乐帮忙,虽然挣得不多,但好歹能照顾家里。

阿强说:“晓哥,你回来就好了。这农家乐要是能搞好,咱村可就有希望了。大伙都盼着能过上好日子,你可得帮衬帮衬。” 林晓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行,这事儿太突然了。” 阿强拍了拍林晓的肩膀:“晓哥,你行的!你在城里见多识广,肯定能想出好办法。”

晚上,林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着白天发生的一切,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漩涡。他渴望回到城里,回到那个熟悉的、没有这么多纷扰的地方。想着想着,他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一大早,林晓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他找到王大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王大娘有些失望,但还是表示理解:“晓啊,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婶子也不勉强你。要是以后想通了,随时欢迎你回来。”

林晓开着车,缓缓驶出村子。他看着车窗外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这一离开,可能很久都不会再回来了。但他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在城里的生活,虽然忙碌,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安稳。

回到城里后,林晓时常会想起老家的那些人和事。他知道,自己对老家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根的所在。但有时候,生活的选择就是这么无奈。他只能把对老家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

0 阅读:0
艺情共鸣

艺情共鸣

探索艺术之美,共鸣心灵之声。打开艺情共鸣,一起感悟生 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