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发放亚运消费券、适时增加小客车浙A号牌指标、增设一批市内免税店……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明确2023年消费促进工作。
《若干举措》明确,202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千亿元的县(市、区)累计达到5个,年度消费类重大项目投资超过400亿元,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24万家。
为达到上述目标,浙江将重点采取什么举措?随小布一起了解~
拓展新型主题消费做强亚运体育消费鼓励各地发展赛事经济,全力办好杭州亚运会。推进马拉松、徒步、露营等新兴户外运动消费,发展帆船帆板、尾波冲浪、飞盘等时尚运动项目。推动集装箱式健身房进商圈、进步行街、进公园,2023年新增百姓健身房600家。鼓励杭州亚运会承办城市围绕亚运赛事、亚运餐饮、体育用品和健身消费等热点领域发放亚运消费券。进一步激发杭州市、宁波市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温州市、湖州市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活力,办好信息消费城市行活动。
加大数字人民币促消费力度,2023年实现数字人民币消费150亿元。支持电子商务直播发展发展数字人虚拟主播、元宇宙新消费场景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直播”模式,打造跨境保税仓直播总部基地,举办保税仓实景直播带货等活动。推进电子商务直播基地及公共直播间发展,2023年新增电子商务直播式“共富工坊”300家。
倡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各地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推进绿色智能家电、家居以旧换新和下乡。推广绿色产品、国家和省级水效领跑者产品,加大政府采购对绿色低碳产品的支持力度。
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规模化应用,2023年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1.1万辆,全省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占比均超过70%。
促进国潮国货消费举办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大赛,评选推出一批“浙派好礼”博物馆文创产品。推进之江文化中心项目运营,办好国潮有关活动,发布国潮新品。推进浙江老字号守正创新,2023年推荐32家企业参评中华老字号,累计培育浙江老字号500家以上。巩固提升传统消费稳定扩大汽车消费鼓励杭州市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限行政策,适时增加小客车浙A号牌指标。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二手车交易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实施政府定价的公共停车场(点)停放新能源汽车当日首次1小时内(含充电时间)免费。科学合理推进充换电站建设,2023年新建公共领域充电桩10000个。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交易登记并联办理,减少交易成本。
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更好地支持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问题。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2023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
升级繁荣文旅消费推广使用“游浙里”数字应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组织好“诗画浙江”亚运全球推广活动。鼓励电影出品、发行单位投放优质影片,促进电影消费。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戏剧、舞蹈等演出活动,持续繁荣演艺市场。推动家政服务业立法。推动家政进社区,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
大力发展网上家政、社区家政、智慧家政,促进家政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家政服务机构入驻全省统一的家政服务平台。
地方对企业购置或融资租赁的首台套装备按照其总价或租赁费加计50%计算设备投资额。2023年新认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275个以上。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紧密对接实施“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协同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销配套、芯机联动,强化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山东省、广东省等地区协作,加强与装备制造等央企供应链对接,构建稳定紧密的本地配套协作生态。2023年谋划举办“四走进”(走进“链主”企业、走进上下游企业、走进国内龙头企业、走进山区26县)、“十链百场万企”等产业链对接活动100场次以上。
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影响力实施“浙江制造精品”品牌培育行动,2023年新增“浙江制造精品”200个左右。加强“品字标”企业培育,到2023年底,“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累计达到3300家。2023年新培育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300家和改革试点产业基地30个。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百县千品万亿”行动,到2023年底,累计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1500种。积极构建营销网络支持头部企业拓宽自身产品营销渠道。支持温州市瓯海区、义乌市、青田县等地打造品牌进口超市,2023年新增省内外营销网点10个。积极推动生产销售企业与线上平台对接,深化“百网万品”行动计划,推动“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领域组团开设特色产品网上专馆,构建线上营销网络。搭建助企拓市平台载体开展“品质浙货行销全球”推广活动,分行业组团赴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重点国别开展市场促销活动,推动优质浙江产品进名城名街名店。聚焦家居生活、厨房用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五金电器等消费品市场,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
加大“品质浙货”“浙江制造精品”推介力度,助力浙江企业拓展国内市场。2023年,全省累计组织拓市活动不少于100场。
打造高品质消费场景提升中心城市消费能级支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建设新型消费中心城市,鼓励其他设区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争取增设一批市内免税店、口岸免税店,2023年新增离境退税商店20家左右。启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2023年争取2个左右设区市纳入全国试点城市,认定15个左右省级试点县(市、区),培育8家左右重点推进企业。
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推动农产品上行,供应链、物流配送和商品服务下沉。到2023年底,累计培育不少于10家县域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建成首批100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杭州市争取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支持杭州市、温州市、台州市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到2023年底,全省快递末端服务网点达到3.85万个(含智能快件箱),快递年投递量达到90亿件,中欧(义新欧)班列年开行量超过2200列。
此外,《若干举措》提出,省消费专班跟踪评估工作推进情况,推广各地、各部门典型经验做法,对工作推进有力的县(市、区)进行激励。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文件全文来源 | 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