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代流放之路凄寒漫漫,但为何衙役们却争先恐后,这是有啥说法?
流放罪犯但千里意外的地方,这往返就有几千里的路程,这本来就是一次比较辛苦的事,原本想那些衙役们会躲避这份差事,没想到他们却要抢着干,这是为何呢?下面就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随着古代惩罚体系的完善,推上砍头台砍头不再是惩罚犯罪者的手段,随之,流放也成为炽手惩罚手段之一。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流放如此受欢迎吧!
①当权者喜欢流放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价值要高于“砍头”。在古代的时候,法律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统治的方式之一,在百姓触犯法律时,会根据犯错的影响力定罪,进行惩罚措施。
②如果有人犯了重罪,要被判死刑,那么犯罪者只能够被砍头,这样不仅民心有可能会丧失,其劳动力也会损失不少。
③如果犯罪的人流放,那么犯罪者的家属肯定会给押运的人一些好处,让他少受点苦。
综合上述,这样押运罪犯的人得到了不少好处,犯罪者也尝到了苦头,在到达目的地后,还可以劳动,为国家贡献力量,这样不就一举两得了吗?
翻看古籍,流放地大多属于偏远地区,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流放者大多都是在南方地区,例如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前后被贬,后贬谪到岭南地区。
②宋朝时期,河间地区也是被贬谪的人流放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建设设施的增强,荒芜之地也变得富裕起来。
但是,到了清朝时期,岭南地区已经发展起来,所以,他们为了建设龙兴这个地方,于是便开始把宁古塔这个地方当做流放之地了。宁古塔位于黑龙江边缘,环境恶劣,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地区。全程都是步行,不可以搞特殊,押送人员也是步行陪同。
那么,这么恶劣的条件,为什么还有人争相报名呢?
衙役作为官府中最基层的人员,平日里,工资并不高,衙役比里的地位还低,但是他们为了改变这个现状,他们会押押犯人,因为这是一个搞到钱的好机会。因为押运犯人是要长途跋涉数千里,官府中的人会给他们一些补贴。补贴也跟当地官府的贫富有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仅靠官府的补贴也只是赚辛苦钱而已。最重要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犯罪的人,上面说过,犯人的家中之人想要他在路上少受苦,会给一些钱给押运官,得到一些好处,如果被押运的人是一个贵族,那押运官赚的利息可不少。
其实,他们就算挣不到钱,也可以刷存在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大多都是有自己的亲朋好友来花钱打点,古代法令是十分严苛,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牵连到。甚至还可能被诛九族。之前这些衙役们在每天中是被官吏们欺压、压迫的对象,而他们也只能将怨气发泄到百姓的身上。
现在,当初欺压、压迫他们的人如今落到了自己的手里,如果赚不到钱,他们就对官吏百般侮辱了。
在送去流放的路上,他们可以肆意羞辱囚犯,以获取短暂的快乐,刷刷存在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每天要走几千里路程,可衙役们还是会争着、抢着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