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县委书记是没时间睡觉,现在的县委书记是睡不着觉,怎么看?

代梅谈情感文案 2024-10-18 11:52:34

一哲,您好!

今天在单位聊天的时候,同事说现在的县委书记虽然表面上风光,但并不好干。

以前县委书记是“没时间睡觉”,现在的县委书记是“睡不着觉”。

对于同事的这种说法,我不太懂,想请您帮忙分析分析。

一个刚考入单位的小白。

一个刚考入单位的小白:

见信好!

你对于这个问题的不理解,主要还是刚入职,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你会慢慢看清一些问题的本质。

下面,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帮你分析一下: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任务主要是发展经济。

县委书记担负着解放思想、紧跟形势、发展经济的重任。

每天都在围着GDP考核转,项目多工作多,所以在此情况下,县委书记们大都感慨“没时间睡觉”。

而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的工作越来越多。

县委书记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责任愈来愈大,精神整天高度紧张,县委书记们纷纷感慨“睡不着觉”。

当然这只是表面,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县委书记的感慨主要是因他们自身岗位特殊性所决定的。

县委书记身处一线基层,最贴近群众,固守县域一方,承受着各种压力,肩负人民重托。

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GDP指标考核的压力。

省、市、县虽级别不同,但都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发展经济,争上项目,是发展主流。

县委书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和领头雁,自身的素质能力、魄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县经济发展的好坏,所以他们会时刻感到重担在肩。

二是维持稳定的压力。

一个县就是一个小社会。

如何很好的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摆在县委书记面前的一道难题。

出现社会矛盾后,能否控制局势、妥善化解,是对县委书记能力的很大挑战。

三是防腐拒变的压力。

廉洁自律是领导干部基本功。

县委书记重任在肩,他们的工作作风、政绩观、价值观等都是群众关注的重点。

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是每位县委书记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换个角度看,你同事说的这种现象,对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县委书记,更好地服务基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具体来讲,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委书记要努力提升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转型,基层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考验着领导的能力水平。

县委书记必须有坚定的为民服务意识,熟悉经济政策、掌握法律法规,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意、解决矛盾。

二是健全完善对县委书记任用、培训、监管等相关制度的建设。

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对县委书记的职权进行有效约束。

要注重从基层干部中选拔,把好入口关。

要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爱。

大力推行容错机制,保护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以便他们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所谓“郡县安,则天下安”。

县级在G家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

县委书记的能力水平,体现了D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所以,对县委书记来说,关键要强化担当意识,用制度约束权力,使他们在政策法律框架内,依法依规按程序行使权力。

与此同时,县委书记们也要身先士卒,廉洁自律,积极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始终坚持一心为民,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希望可以帮到您,顺祝开心。

一哲

0 阅读:364
代梅谈情感文案

代梅谈情感文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