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宫剧的世界里,清朝男子那辫子发型可太有存在感啦!就说《康熙王朝》吧,康熙老爷子往朝堂上那么一坐,脑后那根油光锃亮的辫子一甩,嘿,威严感 “唰” 地就冒出来了,活脱脱一个霸气帝王范。再瞧《还珠格格》里,永琪、尔康那帮阿哥和御前侍卫,成天到处撒欢,辫子在身后飘来荡去,那叫一个潇洒,仿佛这辫子就是清朝的 “活招牌”,让人瞅一眼就忘不了。
不过呢,您要是以为影视剧里的辫子就是历史原样,那可就大错特错咯!真实历史中的清朝辫子,和剧里差别大了去了。清朝初期,那辫子规制严得能让人咋舌,标准发型叫啥 “金钱鼠尾”。这名字听着就挺形象,得把脑袋四周的头发剃个精光,就留头顶正中间一小撮,也就铜钱大小,编成的辫子细得跟老鼠尾巴似的,还非得能从铜钱中间的方孔顺顺当当穿过去,才算合格。这跟咱们平常在影视剧中瞅见的后半部分留着又粗又长辫子的 “阴阳头” 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好比时尚杂志的封面图和买家秀的区别。
这独特的 “剃发留辫”,可是贯穿了清朝近三百年的悠悠岁月。那为啥清朝人非要把脑袋前面的头发剃掉,后面拖条辫子呢?这背后的事儿,那可老有意思了,满族的老传统、统治者的小算盘,还有满汉文化的那些碰撞融合,都在里头搅和着呢,咱可得好好唠唠。
满族,那可是清朝的 “当家作主” 的民族,打东北白山黑水那块苦寒之地起家。那儿的冬天,冷得能冻掉下巴,冰天雪地、寒风呼啸,跟刀子似的往人身上刮。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满族人靠游牧和打猎为生,这日子过得,全跟大自然较着劲呢,连发型也得跟着环境 “见机行事”。
您就想象一下,满族的爷们儿整天骑马在山林里风驰电掣,追逐猎物,要是头发太长,在大冷天里,分分钟冻成个大冰坨,脑袋得多沉啊,跟顶了个大石头似的,还把视线挡得严严实实,这要是追捕猎物,那不就干瞪眼没办法嘛。所以啊,把前额的头发剃掉,就能躲开头发在冷天 “捣乱”,骑马、打猎的时候身轻如燕,灵活多了,在冰天雪地里讨生活的本事也跟着见长。
再说了,骑射可是满族人吃饭的家伙、保命的绝招。拉弓射箭的时候,头发太长,跟个帘子似的在眼前晃悠,猎物跑了不说,万一在战场上,那可就吃大亏了。这剃发留辫的发型就巧妙地把这个难题给解决了,瞄准目标的时候,眼前敞亮,一箭出去,猎物到手,敌人也得掂量掂量。
满族的文化信仰,在这发型形成上,那也是出了大力气。满族人大都信萨满教,这萨满教在他们心里那地位,就跟定海神针似的。在萨满教的观念里,头顶那可是离天空最近的地儿,是和神灵 “唠嗑” 的专线,头发自然就承载着特殊意义,是灵魂的 “温馨小窝”,神圣得很,不能随便动。满族还有传说,祖先的灵魂能顺着头发和后人联系,留着辫子,就等于留住了和天地、祖先的纽带,是对神灵的敬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是对家族、民族传承的坚守。要是族里有人外出打仗、远行,不幸遇难,尸骨带不回来,把辫子剪下来带回去,那也是个念想,意味着灵魂能回老家,接受家族的祭祀供奉。
就这么个基于文化信仰的发型传统,在满族社会那是扎了深根,从刚会走路的小娃娃,到拄着拐杖的老爷子,无一不遵循。这可不单单是个外在打扮,更是一种精气神儿的寄托,把整个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让满族在艰苦环境里,靠着这股信仰的劲儿,一代一代往下传,人丁兴旺。
除了自然环境和文化信仰,这剃发留辫在满族日常生活、军事活动里,还有不少实用功能。
满族爷们儿的辫子平时耷拉在脑后,辫根、辫梢用头绳一扎,干活的时候,拖在后面碍事得很。咋办呢?他们就把辫子盘到头顶上,干活利落,看着还精神。到了晚上,要是在野外凑合一夜,没个正经睡觉的家伙什儿,辫子一盘,还能当简易 “枕头” 使,虽说不咋舒服,但也能解解乏,让人缓口气儿。
打仗的时候,辫子的用处更大。满族好战,战场上敌我双方杀得昏天黑地,这时候,发型就成了分辨敌我的 “信号灯”。满族这独特的辫子,一眼就能和别的民族区分开,避免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乌龙事件,保证战斗顺顺利利。而且,在近身肉搏的时候,士兵们互相拉扯对方辫子,这还成了一种独特的 “战斗技巧”,帮满族军队在战场上占了不少便宜。
1644 年,清军入关,拿下北京,开启了清朝统治中原的新篇章。刚开始,多尔衮为了稳住民心,减少阻力,还下令让大伙照旧束发,别折腾这发型。可后来,清朝政权稳当了,多尔衮一琢磨,要想彻底收服汉人,得从文化习俗上 “动刀”,让汉人从心里认可满族统治。这不,顺治二年(1645 年)六月十五,多尔衮以皇帝的口吻下了一道硬邦邦的剃发令:京城内外,十天限期,直隶和各省,命令一到,也限期十天,所有人都得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敢不听话,严惩不贷;要是有官员敢为这事进谏,想在大清地盘上保留前明制度,不遵守本朝规矩,二话不说,杀头伺候。这命令一下,剃发就成了归顺的标志,“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好家伙,直接把汉民族心里的怒火给点着了。
这剃发令一出,就跟往平静湖面扔了个炸弹似的,在汉族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在汉人心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头发那可是承载着对祖先的敬重、对传统的坚守,是民族文化和尊严的象征。这下可好,清朝统治者非要逼人剃发,这不是往人家心窝子上捅刀子嘛。
一时间,各地老百姓都不干了,纷纷站出来,高呼 “头可断,发不可剃”。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文人墨客到种地的庄稼汉,抗清的烽火 “噼里啪啦” 就烧起来了。江南地区,那可是汉族文化的 “老窝”,反抗得尤其厉害。
在扬州,史可法带着军民死守城池,坚决不剃发。清军围了好些天,城里的军民那是铁了心,跟清军死磕。城破之后,清军恼羞成怒,大开杀戒,搞了个惨绝人寰的 “扬州十日”,据说八十万条人命就这么没了,扬州城的大街小巷都被鲜血染红,成了人间炼狱。可即便这样,扬州人民反抗的火苗也没被扑灭。
面对汉人的激烈反抗,清朝统治者不但不反思,还变本加厉,血腥镇压。多尔衮下令军队见人就杀,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在嘉定,清军搞了三次屠城,史称 “嘉定三屠”。第一次,李成栋领着清军攻破嘉定城,见人就杀,一时间,城内惨叫连连,血流成河,尸体堆得像小山似的,三万多人就这么没了;没几天,侥幸逃脱的幸存者在朱瑛的领导下展开反屠杀行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官吏,李成栋得知后再次领兵杀入,将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居民屠戮殆尽;又过了二十余日,吴之番将军带领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百姓纷纷响应,却不幸被李成栋整军反扑,嘉定城中刚落脚的难民又遭屠杀,近二万人丧生,嘉定城彻底沦为一片废墟,生灵涂炭,惨不忍睹。
为了确保剃发令的严格执行,清朝还设立了 “剃头官”,专门监督百姓剃发。这些 “剃头官” 手持剃头刀具,走街串巷,一旦发现有人未剃发,便当场强制执行,若遇反抗,即刻斩杀。在高压政策下,许多百姓为了保命,不得不含泪剃发,但他们心中的仇恨与屈辱,却如同一颗颗火种,在暗夜里悄然燃烧,等待着爆发的时机。
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稳固,辫子在岁月的流转中,慢慢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成为了一种外在的装扮,更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便是作为身份地位的标识。
在清朝中后期,辫子的长短、粗细,乃至装饰的有无、繁简,都成了区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志。官员们,作为统治阶层的代表,他们的辫子通常又粗又长,精心打理,光滑整齐,辫梢还常常用上等的丝绸或丝线缠绕,装饰以金银、珠宝、玉石等珍贵物件,尽显尊贵威严。高级别的官员,如一品大员,出行时,那根油亮的长辫随着步伐摆动,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让人一眼便能识别出其不凡的身份;而低级官员,虽然装饰不及上级华丽,但也会尽量保持辫子的整洁,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失了体面。富商阶层,虽无官职,却凭借雄厚的财力,在辫子的装饰上也不遑多让。他们选用最优质的材料来保养辫子,使其乌黑发亮,还会在辫子上镶嵌珍珠、玛瑙等宝石,或者系上精美的香囊,所到之处,香气四溢,彰显着自己的富有与品味。
一些巨贾之家,甚至会专门聘请手艺精湛的梳头师傅,每日为家人打理辫子,将其在家人面前的身份炫耀一番。普通士绅阶层则介于官员和富商之间,他们的辫子也较为讲究,会在辫子上佩戴一些精致的小饰品,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相比之下,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辫子的精细打理,通常只是简单地将头发编成辫子,用粗麻绳或布条系住,长度也适中,以免影响劳作。农忙时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百姓们埋头苦干,脑后的辫子随着身体的动作晃荡,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辫子已然成为了清朝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发也随之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社会活动。
在城镇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剃头匠的身影。他们挑着担子,一头是烧着热水的火炉,一头是摆放着剃头刀具、梳子、刷子等工具的木箱,走街串巷,吆喝着 “剃头咯 ——”。顾客来了,便放下担子,让顾客坐在自带的板凳上,先用热水为顾客洗头,再熟练地拿起剃刀,将前额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接着精心梳理、编辫。遇到讲究的顾客,还会提供修面、掏耳朵等额外服务,让顾客在享受之余,焕然一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定期修整辫子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出于生活的实际需要。过长的辫子在劳作时容易散落,妨碍做事,甚至可能引发危险。而且,不及时清洗的辫子会滋生虱子,瘙痒难耐,还可能传播疾病。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前往剃头摊,让剃头匠帮忙打理辫子,这已然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般自然。
孩童们从小便开始蓄发留辫,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己打理辫子。母亲们会手把手地教年幼的孩子如何梳头、编辫,这既是一种生活技能的传授,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当孩子第一次独立编出一条整齐的辫子时,那份喜悦与自豪,丝毫不亚于学会了一项重要的本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辫子深深地融入了清朝人的日常生活,从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 梳理辫子,到外出劳作、社交应酬,辫子时刻相伴。它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成为了清朝社会独特的生活符号。
19 世纪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国门,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如潮水般涌入,冲击着古老中国的传统观念。在这股 “西学东渐” 的浪潮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他们意识到,中国若要摆脱落后挨打的困境,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而辫子,作为清朝统治的象征,首当其冲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
1895 年,孙中山在香港毅然剪掉了自己的辫子,这一果敢的举动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他公开宣称辫子是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呼吁国人摆脱清朝的 “文化枷锁”,剪掉辫子,迎接新的时代。孙中山的言行,为无数仁人志士树立了榜样,成为剪辫运动的先锋号角。
1905 年,一批留学日本的学生在东京举行了 “剪辫大会”,群情激昂的青年们振臂高呼,呼吁全国人民剪掉辫子,以示反抗清朝统治的决心。这些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亲身感受着西方文明的先进与清朝的腐朽落后,心中满是救国图强的迫切愿望。他们的呐喊,如同烽火一般,迅速传遍国内,点燃了更多人心中对变革的渴望。
在剪辫运动中,有一位名叫邹容的青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积极参与反清活动,并撰写了《革命军》一书,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和剪辫的必要性。他不仅自己剪掉了辫子,还鼓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一起剪辫,成为了当时留学生中的剪辫先锋。
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进步报刊也纷纷发表文章,痛陈辫子的种种弊端。有的文章指出,辫子在日常生活中极不卫生,容易滋生虱子,传播疾病;在工业生产中,长长的辫子容易卷入机器,引发安全事故,危及工人生命;在军事训练和战斗中,辫子更是妨碍行动,降低士兵的战斗力。这些犀利的言论,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辫子的落后,剪辫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剪辫之风逐渐从沿海城市向内陆蔓延,从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向普通民众扩散。一些城市的街头出现了 “剪辫摊”,摊主手持剪刀,免费为路人剪辫。尽管过程中仍有不少人对辫子割舍不下,心存顾虑,但大势所趋,剪辫的人数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如一声春雷,震碎了清朝统治的根基。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革命的烽火迅速燎原。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湖北军政府迅速颁布了剪辫令,要求所有男子在一个月内剪掉辫子。这道命令顺应了时代的呼声,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拥护。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可见人们排队剪辫的场景,曾经象征着清朝统治权威的辫子,如今被人们毫不犹豫地舍弃。
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更是强调剪辫是 “革命的第一步”,将剪辫与国家的新生、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剪辫运动推向了高潮。
然而,任何变革都不会一帆风顺,剪辫运动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在农村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老人害怕清朝会卷土重来,担心剪掉辫子会触犯祖宗神灵,因而对剪辫令持抵触态度。他们或是将辫子盘起来,藏在帽子里,或是苦苦哀求保留辫子。在偏远的山乡,有位叫李老汉的老人,听闻剪辫令后,吓得闭门不出,将珍藏多年的前清服饰翻找出来,穿上后对着祖宗牌位长跪不起,口中念叨着莫要怪罪。家人反复劝解,晓以大义,告知时代已变,清朝早已不复存在,可他依旧难以释怀。
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容阻挡。随着新思想、新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乡村年轻人开始理解并接受剪辫这一变革。他们或是受外出求学归来的同乡影响,或是在集市上听闻进步人士的宣讲,逐渐认识到辫子背后承载的旧时代枷锁,主动拿起剪刀,告别过去。
到 1913 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男性都已剪去辫子,辫子作为清朝统治的象征,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它的消逝,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中国将向着民主、自由、文明的新时代大步迈进。
回首这段关于辫子的历史,它见证了满族的兴起与清朝的兴衰,饱含着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更映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在列强冲击下的挣扎与蜕变。从被迫剃发留辫的屈辱,到主动剪辫求变的觉醒,每一个阶段都承载着先辈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尊严所付出的努力与抗争。
涛哥
几十年不洗头懒得打理就用猎刀刮掉后面太难刮干脆留着,打下北京和汉人一比才发现狗尾巴真TM丑强迫他们也留狗尾巴跟自己一样丑心里就平衡了。
大漠狂客
野蛮人文明程度低审美就是不到位,辫子没啥!商人秦人都辫,嫌前额的碍事扎起来辫子不就行了非得秃一片才是丑根![吃瓜]
李峰金
这狗尾还有美感?是什么审美审出来的?[笑着哭]
用户17xxx21
从清朝皇帝的画像上看,并不是文章说的那样
黑泽志玲
满族的怎么现在不剃头了?
用户10xxx20
时代中最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