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应对钢价的连续下跌,山东、云南两地钢厂接连发布公告,“挺价”情绪高涨!稳定钢材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000455c0cedf9438c5c9bf24c990f8.jpg)
7月24日,石横特钢发布告知函,内容显示:鉴于近期市场价格持续异常下跌,钢厂和经销商都出现严重亏损,为保证钢贸业的正常经营,经研究决定,即日起至7月31日,我公司的结算价格不跟随期货及其他机构发布的价格下跌,到期再另行通知!
截至目前,共有8家钢厂发布公告,山东有石横特钢、永锋两家钢厂,云南有云南玉溪玉昆钢铁、云南玉溪仙福钢铁、云南曲靖呈钢钢铁、云南德胜钒钛新材料、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双友钢铁、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凤凰钢铁6家钢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b46bdac92e2f4f2596d4e649f41207.jpg)
钢价跌跌不休,钢厂下调价格已不是新鲜事。据中钢网资讯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24日共22家钢厂调价,其中,下调22家,占比100%,调价幅度10-100元/吨。
钢厂“挺价”,利润是关键影响因素。据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247家钢铁企业盈利调研统计显示,2024年1-3月样本钢厂盈利率一直处于30%以下,利润有所修复后钢厂盈利率回升至50%左右,而截至7月12日,钢厂盈利率跌破40%。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哑火,下游消费的持续低迷,钢材市场产业矛盾持续加剧,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现象愈加明显。行业下行周期下,钢材依旧“居高不下”。中钢协数据显示,7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05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 114 万吨。与此同时,2023年1-6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4.23亿吨,累计生产钢材4.17亿吨,同比增长0.3%。
目前,云南钢协的现货参考价已经停在23日的定价,而在本周,价格跌幅在5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参考期货和网价并不是钢厂定价的唯一方式。钢厂定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成本为导向的成本导向定价,另外一种是以消费为导向的需求导向定价,而以需求定价是大多数钢厂采用的定价方式,需求定价也就是参考网价。
钢厂不再参考期货价格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短期来看会影响钢厂利润,但长期来看,对于钢材市场价格稳定有一定利好。而在下游,钢厂挺价会增加消费者的采购成本,增加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成本。除此之外,现货价格不再参考期货价格,会造成两个市场的割裂,影响期货“发现价格”的能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78723dbe4b3a3ed1729ce71af15b32.jpg)
综合来看,“挺价”并不是解决市场矛盾的关键,减产才是大势所趋。2024年开年,产业矛盾就已经开始显现,3月,全国多地就曾出现建材踩踏下降现象,多地钢协发布“减产”号召。中钢协也曾多次呼吁钢铁企业要按照“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的“三定三不要”原则,追求有质量的经营、有效益的发展,减少无效供给,维护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