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曹德旺的一名员工癌症晚期,曹德旺给了20万元治病,说不管花多少钱都报销,可员工父亲带10多个人来公司大闹,要曹德旺给一个说法。 在追寻商业成功的征途上,有一位名字响彻中外的传奇人物,他就是中国的“玻璃大王”曹德旺。2000年的一个故事,揭示了这位企业巨头不仅在商业上有着卓越的智慧,更在人性和慈善之路上树立了一个令人敬仰的楷模。 曹德旺,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少年辍学打工,各种零工摆地摊,艰辛奋斗锻炼出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从卖烟到修自行车,他漫漫奋斗路才迈进了经营玻璃生意的行列。1983年,他创立了福耀玻璃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成为中国企业的骄傲。曹德旺以他的努力和担当,创造了传奇的商业神话。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曹德旺忘记初衷。他继承了父亲“悲天悯人”的人生观,注重回报社会。自1983年首次捐资建设乡村学校开始,他陆续捐资数十亿元,用于支持教育、扶贫、医疗等公益事业。他的朴实让人看到一个成功人士的高尚情怀。 曹德旺的仁慈之心也表现在他对员工的关爱上。2000年,一位年仅20岁的新员工白丁贵罹患癌症晚期。医生宣判无法治愈,但曹德旺不顾一切质疑,承担了白丁贵所有的医药费用。尽管最终未能挽回性命,曹德旺的义举赢得了员工和家属的感激。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几个月后,白丁贵的父亲带着十多人来公司闹事,要求曹德旺给一个说法,声称儿子是死在公司的岗位上。曹德旺对此感到意外,但他并未动摇。平静地约白丁贵的父亲到办公室,提醒他之前的情形,问他是否还记得在医院对曹德旺的感激。白丁贵的父亲却回答说不记得了。曹德旺略感惋惜,但并未争辩。这段经历成为曹德旺心中的一段故事,也更坚定了他要行善而不图回报的信念。 曹德旺不畏非议,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他68岁高龄完成的自传《心若菩提》中,他记录下自己的奋斗历程,以飨后人。他的智慧和气度让人肃然起敬。他写道:“清心寡欲,行己有耻,视金钱如粪土,利益不可偏私,好学力行,敬业乐群,礼貌谦逊,宽以待人,勤俭持家,廉洁奉公,光明磊落,正气笃行。”这可谓人生至理。 舆论对曹德旺的看法不一,但他从未在意。今年,他又出资100亿建立了一所大学,只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造福社会。曹德旺认为,不应只看眼前,而要放长远目光。他坚信,只要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事,就是应该去做的事。一个企业家是否伟大,不在于他是否成功,而在于他成功后是否仍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曹德旺用他的人生践行了“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商业道德。他不仅创造了商业奇迹,也倡导着崇高的精神价值。这启发我们在追求物质时,不能忘记修心与修德。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化解外在的诱惑与批评,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人生追求。曹德旺以他的智慧和善举,树立了商界领袖的表率,值得后人学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商业舞台上,曹德旺教会了我们,成功的背后更需要一颗善良、仁慈的心。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