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朋友闲聊,她问我说,有没有给女儿做幼小衔接。
我想着女儿还在中班,就没有太着急,只是平时有锻炼她的手部力量,为将来写字打下基础。另外,也开始有意识地在玩耍中教女儿认字。
朋友听了后,赞同地点点头。她告诉我说,她家大宝当时完全放养,觉得在幼儿阶段不需要学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做衔接。结果进入小学,完全跟不上节奏,学习习惯尤其差,弄得她心力憔悴。
有了大宝的经验,她家二宝就好多了。她拉着我的手说:“幼小衔接,并不只是教孩子认字、算数,还有习惯真的很重要,这能决定孩子将来学习的态度。”
这一点我很认同,《学前早知道——儿童入学的六种能力准备》一书就明确指出,孩子入学前,必须具备以下8种能力。
因为孩子进入小学,并不只是学知识,它还包括社交、视听知觉的培养、能力的转换、学习习惯养成、数学和语言准备等等。
你会发现,那些各方面能力越强的孩子,他的成绩越稳定,父母就越少操心。
而那些单项能力突出其他能力却欠缺的孩子,可能刚开始成绩不错,但学着学着,他就跟不上了,不管父母怎么心急,孩子就是有心无力。
这就是从小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然,幼小衔接,并不需要父母从孩子3岁就开始,有点太早了。我个人认为,孩子到了中班,就可以着手准备,大班尤其关键。到了幼儿园大班,孩子一定要做3件事,上小学后稳居前3并不难。
一: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家长说,我也知道好习惯很重要,但具体要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呢?我从看过的书中,大致总结了以下2种。
第一个:阅读的习惯。
孩子一旦进入小学,阅读这件事就必不可少。除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更是不能落下。
我家小外甥,才3年级,已经阅读上百本名著了,他的语文成绩次次年级第一,作文更是篇篇为范文。这要得益于,我姐从小就让他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们每天可以抽出30-60分钟的时间,陪孩子看看书。刚开始一定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书或绘本,引导孩子慢慢喜欢上看书,形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第二个:收纳的习惯。
很多孩子,一写作业就张口喊妈:“妈妈,我的笔不见了;妈妈,我的橡皮擦呢?妈妈,你把我的作业本收哪啦?”
我相信,大部分妈妈听到孩子喊,都会头疼。
孩子若没形成收纳的习惯,他以后遇到大考,很有可能就丢三落四,不是忘带文具就是丢了证件。
孩子在上幼儿园后,我们就要有意识引导孩子收拾自己的东西。尤其到了大班,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整理和收纳书包文具。
二:有一定的识字量
有经验的家长就会发现,完全没有识字量或识字少的孩子,上学后真的很吃亏。
我邻居家女儿,本来上一年级还开开心心,结果没多久就回来问妈妈:“我是不是很笨,为什么别人都认识字,知道老师说什么,我却什么也不知道呢?”
上一年级后,孩子就需要自主读题和审题,如果没有识字量,别说理解意思,他连题目是什么都不知道,干巴巴等着老师来解答。
这样,相对同龄人,他的学习速度和质量就会慢很多。
邻居也是看女儿一直跟不上学习进度,在假期便着重给补识字量。孩子认识字后,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她非常有成就感。
上课能快速理解意思,也敢大胆举手回答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也越来越多,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小学生就都近视,学习再好意义不大,高分低能而已,这又是鼓吹学前班的,小学学习好的,意义不大
人人都这样做了,那就是全部并列前三咯!
幼儿园小朋友要有学历才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