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随笔
初访上博东馆陈海波
自从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以来,已开启的三星堆展、青铜馆、雕塑馆热度持续上涨,想要轻松预约并非容易。这周一借着调研的“光”,终于前去打卡。回想19年时调研,当时这座超10万平方的艺术空间正在如火如荼搭建,彼时,多少目光聚焦浦东,对这个上海未来的博物馆之星满怀期待。
不得不说,与当时所见的设计效果图相比,东馆的外观建筑完成度非常高。一接近建筑,就会被外立面仿佛波浪般蜿蜒起伏的曲线所吸引,石材淡雅安静的纹路,透露着质感和画面,据介绍,这一设计暗合上海“海路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勇立潮头”以及“海纳百川”的精神。整个视觉感官既充满跃动的活力、又沉稳大气,确实足以对标世界级博物馆的气派。
走进馆内,公共空间很大,个人感觉似乎延续了人民广场老馆回字形的布局。如何把这些空间更充分和合理的使用起来,相信会是东馆日后在开拓博物馆功能上的重点。
可能是因为只开放了4个展厅,人流相对集中,也就避免不了看人头,但是作为这样等级的博物馆,也理应以更好的区域规划和动线安排来迎接大流量的观众。期待这次5月21日暂时闭馆后,随着6月底空间开放率扩大到80%后,参观舒适度也会得到提升。
作为开馆大展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属实精彩,金面罩、青铜头像真是百看不厌,展览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功,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阵容展示。而且恰好把今年3月在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没看到的一些藏品做了互补,很是欣喜。
加上馆内展柜的低反射玻璃和布光的加持,高透低反的玻璃效果让人几乎要忘记展柜玻璃的存在,于是也就能更加无障碍、无干扰的欣赏和拍摄精美文物,从艺术品观赏的角度来说,真是可圈可点,视觉体验极佳,值得好评。而这一点正是以往上海许多艺术展示场馆常常被抱怨的,真希望这样的高科技玻璃可以在更多展示场馆中被使用。
由于调研时间关系,略微可惜的是,青铜馆和雕塑馆还要等到下次探访。作为一个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展陈体系的博物馆,上博东馆的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会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一定会展现出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叙事生动的古代中国,而这也足以使它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但同时,我相信,大家更期待上博未来可以比肩国际,譬如排进全球 10大博物馆中去,因为上海城市总体评分在提升,国际上的很多排名都以跻身前列,但作为城市文化的最重要窗口,博物馆在这方面也要下功夫进入世界前列,这样才能与我们这个城市同步发展,而这也要求上博需要找到联系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联系古代和现代的途径。譬如就在昨晚,就很高兴看到上博东馆第二个特展官宣,将举办当代艺术家的个展。
城市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物的场所,更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的是,城市人文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并非单向的,人文的繁荣也会为博物馆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并渗透至城市的艺术、文学、建筑等多重领域。
因此,城市人文与博物馆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博物馆是城市人文的重要载体,而城市人文亦是博物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期待上海城市人文与上博东馆之间更多的融合与互动,为我们呈现一份漂亮的样板。
陈海波简介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特别鸣谢瓷海新波公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