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临城有个叫秋寒荡的小伙,他在读书方面非常有天赋,十二岁便考中了秀才,二十岁成了全村最年轻的举人,前途无量,同村的姑娘们都想嫁给他享福。秋寒荡也想早日安家立业,就娶了个叫慕瑶的女子为妻。
成婚后夫妻两人感情和睦,秋寒荡负责读书,慕瑶做些女红养家,婆婆刘氏也会帮忙料理家务,日子过得非常有盼头。好景不长的是,秋寒荡在赶考的路上遇到意外,被山匪钉死在墙上。
事后这伙山匪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慕瑶却从此成了个寡妇。
这年清明,慕瑶祭拜完秋寒荡已是深夜,她回到村里时,老远就看见小道里的刘氏朝她走来。
此时的刘氏与以往有些不同,她提着个绿灯笼,脸色铁青。
慕瑶就要走上去和刘氏回家时,她旁边出现了个老道士,他把一条胳膊挡在慕瑶跟前,说道:“快跑,她不是人!”
那慕瑶猛一听有人这么说她婆婆,心里难免有些不痛快,正要反驳老道士几句,却看见刘氏的身体化成了个两米高的怪物。
那怪物头顶长着两只角,一条腿被拴在腰带上,手中还拎着把扇子,他跳着朝慕瑶冲来。
老道士拽住慕瑶就往另一个方向跑,两人还没跑几步,迎面又走来个一模一样的怪物,他同样张牙舞爪地朝慕瑶扑来。
老道士看他们想逃也逃不掉,索性撸起袖子和怪物正面硬刚,缠斗了两个时辰,他才将两个怪物打倒在地,自身也受了伤。
慕瑶有些不明所以,她平常行善积德,谁会跟她有这样的深仇大恨,派两个怪物来捉她?
老道士若有所思,他让慕瑶回去问问刘氏,或许能从她那里获得答案。
于是慕瑶在老道士的带领下,从这片幻境中离开,回到了自己家。
刘氏对她能再回来的事显然有些惊讶。
不过刘氏的计划已经败露,她也没有继续伪装的必要,直接向慕瑶说明了真相。
原来秋寒荡自幼丧父,他是个黏人的妈宝男,在慕瑶嫁给他之前,他一直是围着刘氏转。
那时的秋寒荡对刘氏说一不二,非常乖巧懂事。
就连慕瑶和他成婚后的前几个月,他也常在慕瑶面前说起刘氏的意见,慕瑶想买身衣裳,他都要先找到刘氏商量一番。
不过慕瑶办事很少考虑别人,毕竟这些都是她自己的事。
慢慢地她就告诉秋寒荡,让他少听刘氏的话,毕竟将来是他们俩过日子。
许是慕瑶和秋寒荡待的时间更长,秋寒荡受到她的影响,渐渐对刘氏冷淡了不少。
一年冬日,刘氏染上一场风寒,缠绵病榻连个问候的人也没有,先前秋寒荡的热情,和现在的冷淡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氏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她简直恨死了慕瑶这个儿媳。
最后还是刘氏把秋寒荡喊到床前,他才照看了刘氏几日。
不过刘氏已经感受不到先前的温暖。她让秋寒荡休了慕瑶,她会给秋寒荡找别的媳妇。
眼下秋寒荡已经和慕瑶相处了四年,期间也很少发生矛盾,他自然没答应。
他还劝诫了刘氏几次,让刘氏不要插手他和慕瑶之间的事情。
这让刘氏怒不可遏,她无法忍受秋寒荡这样的不孝子,就在秋寒荡去赶考时,将他的行踪透露给山匪,且谎称秋寒荡出身自富贵人家,腰缠万贯。
秋寒荡就这样引起了山匪的惦记。
刘氏在解决掉秋寒荡后,也不准备放过慕瑶这个罪魁祸首,若不是她从中作梗,秋寒荡还是时刻守在她身边的好儿子。
不过慕瑶平日较为谨慎,刘氏三番五次下手都没有成功。
在她找不出对付慕瑶的法子时,她遇到了个术士,那术士传授给刘氏一种术法,使用这种术法能召唤出一种名为虚耗的小鬼。此鬼不仅会偷盗东西,他还会害人。若慕瑶到了他们手里,就算有十条命也早晚被折磨死。
这种术法自带幻境,一旦被施行,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幻境,能使周围的景致都变成村庄的模样,连虚耗看上去也是刘氏的外表。
多亏那名路过的老道士,他发现慕瑶一人在荒郊野岭走来走去,又管一只虚耗叫婆婆,他立刻就意识到不对劲,上前来帮忙。
其实慕瑶一直很敬重刘氏,她在刘氏染上风寒时,多次想代替秋寒荡来照顾刘氏,更想和刘氏处好关系,不过刘氏只在乎秋寒荡如何。
发生这样的事,完全出乎了慕瑶的预料,她为人也算正直,也顾不得婆媳一场,把刘氏给带到官府接受审判。
最终郭氏和术士被押入牢房十年,慕瑶也没有再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