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表达能力,说话流畅?建议父母从小给孩子读童谣绘本

琦想妈妈 2019-10-29 13:50:21

昨天下班坐公司车回家,同事陈晓特意坐到我旁边,和我聊起她正上幼儿园3岁的儿子小轩。陈晓说虽然开学近2个月,但儿子还很抗拒上幼儿园,孩子除了不愿意和家人分开这个原因之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轩虽然3岁了,但是他只能说出简单的名词,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来。班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

陈晓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语言发育比较晚,让家长在这方面多点训练孩子。陈晓说自己是新妈妈,关于育儿知道了解不多,面对孩子这样,真的很无助。说着说着,眼泪哗哗流出来。

我在安慰陈晓的同时,突然想起,在我家女儿3岁时买的一套《我的表达能力顶呱呱》系列绘本。于是,我建议陈晓可以陪伴孩子读一下这套绘本。

为什么我推荐这本书给这位妈妈,因为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黄金时期注重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事半功倍,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甚至在小学识字、造句、写作文等方面上都比较轻松。

我记得其中有一本叫《笑到哼哼叫的童谣集》,它是“3-6岁表达能力提升绘本”5本中的一本。这本《笑到哼哼叫的童谣集》包含了英国民间16首简单、幽默的童谣。知名儿童文学家常立老师亲自操刀翻译,还原了押韵、富有童趣的语言特点。

这套绘本的作者,昆廷·布莱克,他是“创造英国童书历史”的快乐大师,用幽默欢乐的绘本,逗笑了成千上万的英国儿童,更是火遍全世界,让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收获成长的力量。

01.什么是童谣?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在全世界各民族和文化中,都有童谣的记录。

童谣本身独特的韵律感,让孩子们一读就停不下来。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会到音韵的变化,练习发音清晰度。

我摘抄了一部分《笑到哼哼叫的童谣集》一些章节给大家分享一下:

小小杰克有头猪,抱在怀里当宠物。它不是只小猪崽,也不是头大个猪。它不算是瘦巴巴,也不算是胖嘟嘟。小杰克说话拍胸脯:“它打起呼噜是好猪”。

这里的小老鼠占橱柜,热热闹闹开宴会,还好没有惊到谁,不用把它们都吓退,一只小老鼠一 张嘴,能把家吃得有多亏?

有个蓝蓝的小淘气,住在蓝蓝的山谷里。有只蓝蓝的小猫咪,还有蓝蓝的小母鸡。

02.为什么孩子需要童谣?

一,童谣可以促进早期语言发展

儿歌童谣一般都比较短小,语句多重复,孩子们很容易模仿跟读,锻炼了口舌肌肉的发展,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在听的过程中,孩子不知不觉就学会元音/辅音发音,熟悉了一门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二、听童谣可以增强孩子听到语音的能力

听童谣可以增强孩子听到语音的能力。童谣的一大特点是押韵,而押韵这一点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1、押韵教孩子语言是如何运作的。它可以帮助他们注意并处理单词中的声音。

2、押韵帮助孩子体验语言的节奏。当他们背诵童谣时,他们学会用动画的声音说话。总有一天他们也会用表情阅读。

3、当孩子们熟悉童谣或押韵书时,他们会学会预测押韵词。这使他们在阅读时做出预测,这是另一项重要的阅读技巧。

4、押韵对写作也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共享共同声音的单词通常具有共同的字母。例如,押韵词cat和bat都以-at结尾。

5、当听到押韵的歌曲和诗歌时,孩子们会创造出一幅精神画面,扩大孩子的想象力。

三、听童谣帮助孩子建立词汇量

孩子们听到的故事和押韵诗越多,他们的词汇量就越大。强大的词汇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社交对话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0 阅读:20
琦想妈妈

琦想妈妈

专注孕产和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