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这个品牌,实在是闷声发大财的典范。
早在几年前,AKG K420卖成全网爆款的时候,同为哈曼旗下品牌的JBL就悄咪咪的开始了自己全新而宏大的市场布局,这个布局基于几个前提:首先JBL明显是覆盖更全面的一个品牌,从影院、专业市场、到汽车音响再到民用品,先天拥有全品类级的跨度;其次呢,它虽然没有AKG“发烧友”属性浓重,却也因此更亲民更容易下沉;以哈曼这种上市公司的前瞻性(人家可不像我这样坐在键盘后面胡吹瞎猜,那都一份份市场数据正儿八经做分析出结果的),自然看得到JBL身上拥有的巨大潜力。配合深圳全新的声学实验室的全力开动,以及销售团队的理念革新,其结果就是——现在的JBL,你去某东、某宝上搜下他们当红产品的销量,真的,吓你一跳都是轻的。
比如在蓝牙小音箱这块儿,JBL GO系列的销量光某东一个链接就几十万的销量,同级定位里压根没有对手;再比如真无线耳机这块儿,JBL和UA合作那一款我做过视频评测,然而那只是他们真无线系列诸多爆款之一,T120/T220/T280这几个型号明显销量上更多更凶——这么说吧,你随便到一个朋友家,但凡他是个爱买点数码音频产品的人,那么在他屋子里发现几个打着JBL LOGO的东西,估摸你自己也不会觉得有啥意外的。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微博微信上讨论热度更高的一些品牌、型号,可能随便一翻,销量连人家一个零头都没到,动静很大收获很小……对比之下JBL这不是闷声发大财,是啥?
所以按说,JBL的东西,我也早该找点过来写篇文了,评测也好简评也罢,都有其值得分析的价值。正好趁着这款JBL LIVE PRO+TWS新鲜上市的功夫,就有了这篇文——嗯,废话不多说,先看产品。
这款产品呢,从参数来看,那是相当的四平八稳,符合主流:
1、装配了目前最受瞩目的主动降噪,这个主动降噪不分降噪级数,功能上就是“降噪开”“降噪关”“环境声”三个模式,另外还多出个“自由通话或者环境感知”模式。通过单击左耳来切换,亦可在APP里更改操作设定环境音的优先开启属性。
2、三麦克风降噪,通话质量实测蛮好,属于千元级主动降噪真无线的正常发挥,对风噪的抑制程度中规中矩。
3、蓝牙5.0,支持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支持IPX-4防水,有自动暂停功能。
4、音质方面,11mm双层复合振膜,以及APP里支持三种EQ选择和多种自定义预设EQ。
以上这些,看起来你可能有两种感觉,一方面觉得该有的功能都有了,小巧轻盈的身材里藏着这么多功能,又具备单边7小时总计28小时的续航,一切都颇为OK。当然也有可能你会觉得这些都太主流,没有哪里很有特色很有记忆点,就连它手感出色的磨砂表面,看起来也显得偏向低调,并不主打抢眼。
但实际上,这一切恐怕都是基于JBL精准的市场需求把握——近年来他们的产品,基本没有哪款会剑走偏锋,给到的东西都是消费者真正要的(而非那种“下一款一定支持”的),且由于哈曼在声学这块儿底子太厚实,出来的东西完成度都很高。尤其是像真无线这种需要考量的点非常多,有些品牌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攻关,等攻关差不多产品都过时了……JBL在这方面却表现得十分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总是在合适的时机里推出在当时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的产品,堪称木桶效应大师——这话绝对是褒义,真无线这个产品,能款款都做到木桶效应,那绝对是牛掰品牌才有的实力。
比如说这款 JBL LIVE PRO+TWS,这几天用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面面俱到:你要降噪吧,它这个降噪程度着实挺能打,负压效应很轻微很轻微,而对于环境低频噪音的削弱又完全符合预期,肯定是没有Bose EARBUDS搞得那么凶残啦,跟Airpods Pro掰手腕是毫无压力的,用起来也很科学好用;该有的功能一应俱全,且它的APP(全称是My JBL Hearphones)安卓版和IOS版都有,支持无线固件升级,佩戴感又轻若无物……易地而处。成熟的产品总是这样的,它反而不具备太多讨论的价值或者话题点,消费者却会默默的继续信任这个品牌。
要说一马平川没有惊喜点,却也绝非,这款JBL LIVE PRO+TWS,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其实是它的音质,这个音质简直有些无解,无解到我必须再往前扯一扯,才能说明白咋回事:
前面说过,哈曼在深圳有个声学实验室,其实不止深圳,光中国他们的实验室就建了N个,这是妥妥的后备实力,你去找做品牌做供应链的人聊哈曼这些实验室,他们没一个人会小视这存在,而且大家谈论起来,经常提及的一个词就是“哈曼曲线”。
曲线这个东西,不光玩票的聊到这个会诸多看法互相吵嘴,学术界和实验室那边谈及这玩意儿也会有一定的争议性。而“哈曼曲线”在我看来并不只是简简单单代表一条固定参数的曲线,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修订的,科学而具备真实人本参考价值的标准——科学指的是在不同的设备上曲线的采样测试和调试标准都要有相应的调整,你不能说同一个玩意儿拿去头戴耳机和拿去入耳耳塞上,就能在人耳上得出一样的听感结果,这是不可能的;人本指的则比较简单:遵循这个标准调音出来的产物,能获得大部分受众更高的认可,通俗来说就是这个标准会让人觉得更好听。
玄乎么?我觉得不玄乎,挺符合科学法则的,而实际上包括我前文说过的JBL GO系列,巴掌大的小音箱,其调音就有哈曼曲线的参与,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音箱闷声发大财的卖了几十上百万套,除了少数很挑剔的消费者以外,大部分买到的人都很满意;而这副JBL LIVE PRO+TWS,它身上的哈曼曲线味儿,就挺重,从硬到软都重。
先说硬的这块儿,其实这个单元的素质,很不错,有多不错呢?跟同门师兄弟三星Buds Live做个AB的话(大家都是名字里带Live,平辈儿过招,伤不了和气),它的信息量比Buds Live还要再好一点,只是具体到信息的细微描画会略不如(JBL LIVE PRO+TWS这款塞子在音频格式方面只提供了SBC,故而想太细腻也不现实,这是个槽点),氛围上没那么轻柔而是多了些许硬朗。但这个硬朗亦是毫不呆板、充满律动性的,且更加的热情奔放,颇有一股子“美式调音”的感觉——熟悉JBL这个品牌的朋友都知道,他们的民用产品走的基本都是这个路数,声音往往都偏奔放偏热情一些,结象会有一定颗粒感,相应对于细腻度和顺滑度不会十分的强调。
JBL LIVE PRO+TWS亦是如此,它的低频饱满而泛音偏多,铺垫出的氛围感十分欢腾,中频有些许的暖向染色,器乐和人声的结象都呈现出“放”多于“收”的倾向,高频在亮度上挺不错,延伸顺滑度和细节则没有很出彩。声场宽大程度喜人,层次感排布分明(这个喇叭解析真的相当可以),定位则没那么严谨。这咋说都是一个典型的流行声的调教,走的就是低频铺氛围高频撑空间感,然后中频给出足够多内容和适当渲染度的路数。分离度和乐器勾画也做到了足够漂亮。
尤其值得点赞的是:有些真无线的调音其实是蛮“精神分裂”的,上半身想古典想摇滚那种,就听起来很别扭,而JBL LIVE PRO+TWS这塞子在调音的统一度和完整度上相当好,就给你个正儿八经热情好听的流行味儿,氛围上会给听者一种置身酒吧,三杯下肚听歌手唱歌的松弛感。你要是说这时候让歌手下台,给我换一交响乐团来演奏贝五——且不说那是不是真无线该干的事儿,就光说您这酒量,也真得回去练练了,这才几个菜啊就喝成这样……
再说软的:其实这条塞子内置的EQ不多,也就是Jazz、Vocal、Bass这仨,可即便只有三个,却也显示出了哈曼不凡的功力:三个都是绝对的可用EQ,通俗来说就是都调得很成功很耐听,不是那些凑数的奇怪EQ可以比的。另外不管环境音模式还是降噪模式,音质都没有发生味道偏移,这点并不容易做到,毕竟降噪对于音质其实是有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音质做得不错的降噪真无线,都不易,都代表着厂牌的认真付出与水准体现),另外您对声音有另外的想法,可以自定义EQ声音曲线,根据自己的音乐品味自定义曲线,更有可玩性。
综合来说,我觉得JBL LIVE PRO+TWS这塞子,在功能上称得上面面俱到,使用起来方便舒适,主动降噪的水平我给打个“优良”的标签,至于音质:这款的音质,首先它的调教比较流行塞,比较美式奔放,接受这个设定的情况下,我认为把它评为真无线里素质第一梯队是没有问题的,比Airpods Pro、Bose Earbuds这俩在细节上强得挺明显,跟索尼现款降噪豆PK也是赢面更大,跟三星Buds+做得到平级,这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水准了,压倒市面上绝大多数真无线毫无问题;而论及调音的完成度和风格完善鲜明程度来说,它的对手则更少,恐怕排前五也没有问题——你要明白,老百姓买真无线来是听什么音乐的,就我在网易云私人FM里系统随机的那些泛流行、民谣以及部分摇滚爵士来说,它听着素质很够用,味道很舒服,甚至还很温暖。拿来送人就更合适了,这个调音的初听抓耳程度,其实比市面上别的竞品,恐怕都要更好,更适应大众口味。
那么,这样一款产品,以其产品力而言,再配合JBL无敌的渠道运作,若再一次成为爆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