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城市都流行限购,在北上广深都在驱赶无房者的时候,北京一道指令让河北某三小县城一下子飞上枝头,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这只是北京,其他一线城市的负荷还是很重,房价还是很高,在除了北上广深之外,有没有其他城市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线城市?
金融竞争力PK
3月29日,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出品发布了《2016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报告》。
该报告选取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部分省会城市等共25个城市,从宏观、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金融绩效、软环境、监管机构和交易所6大二级指标入手,根据50多项三级指标,测算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
从测算结果看,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
从区域来看,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是北京,辐射全国,天津为区域金融中心。华东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是上海,也有辐射全国的意义,南京、杭州为区域金融次中心。华南地区深圳为最大的金融中心,也向全国辐射,广州紧随其后。
分项指标来看,上海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宏观指数位居第一,北京第二,深圳第三,天津、广州、青岛分别位居第四到第六名。苏州和重庆位居其后;金融机构实力指数北京独大。融资能力指数北京第一,上海第二;金融绩效指数京沪深分居前三名;
软环境指数深圳第一,广州、福州位居第二、第三。
机构和交易所指数三甲为北京、上海、郑州。
一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可以反映这个城市金融系统服务业社会经济的能力,金融竞争力反映了一个城市血液的活力,除了北上广深,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等城市也具有良好的金融竞争力。
城市创新力PK
除了金融竞争力,“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也在上海发布了《2017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对19座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创新土壤做出综合评估。
在评估各城市创新力时,《2017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采用了包括热钱指数、独角兽指数、租房指数和合伙人指数在内的四大维度指数。
热钱指数从创业投资的角度综合观察了城市对投资的吸引力和持久度、创业项目的多样性和创业孵化器的数量。杭州和武汉在榜单上势头很足,其中杭州更是超过了老牌一线城市广州。
独角兽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高新科技创业公司,除了北上广深,天津、苏州和杭州在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和全国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行业的数量都处于全国前列。
租房指数反映了城市核心办公区域周边适宜通勤区域的平均房租和工作机会数量,在这个指数中,北上广都下去了,深圳依然屹立不倒,同时,重庆、成都、苏州、沈阳位居前列。
合伙人指数是城市中简历投递数和招聘岗位数的比值,它衡量的是城市中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外来人口占比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分别衡量城市的人才供给和储备。武汉、成都、天津和南京是此项得分排名靠前的新一线城市。
经过对四大维度发测算,除了北上广深,杭州、天津、成都、武汉、苏州依次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新一线城市”TOP 5。
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和创新力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够反映除了北上广深之外城市吸引力的人才流动的方向。
人才吸引力PK
智联招聘最近发布了2017年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求职者人均投递简历城市排名的前十位,除了北上广深,成都、西安,杭州,天津、武汉,郑州等都榜上有名。
白领人均投递简历量代表的是白领的活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白领活跃程度与经济环境,就业环境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协调,白领在工作地点选择时也有了更大的空间,以北京为例,白领求职时期望的工作所在城市,按照投递简历的数量,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郑州、石家庄、杭州、西安、廊坊、沈阳、广州、成都、济南、青岛等。
在求职者最青睐的十大城市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求职者倾向于东部发达地区,在我国西部,只有成都和西安成为西南和西北的求职据点。
广州略有掉队,天津、杭州、郑州、武汉也正在奋起直追。
逃离北上广一直以来都是热门的话题,也有很多人在逃离后又潜回北上广,但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压力大、竞争激烈、交通拥堵,所以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物色一个准一线城市还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北上广深,天津、杭州、成都、南京、武汉这些城市也还是很有潜力的,新一线城市的出现是广大年轻人发展的又一个选择,逃离北上广有时候不是一场慌乱的撤离,也可以是下一个一线城市的开辟之旅,随着其他城市的崛起,逃离抑或坚守北上广的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小,要做哪批人,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