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祭拜孙中山,得知守灵人20年未发饷,总理问:他给你多少钱

二狗观百年 2024-04-18 08:54:50
引言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革命先锋,在他的领导下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西方列强不断逼迫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现状,在“辛亥革命”后,曾经短暂的担任过总统的位置。

1925年,这位为中国革命,付出极大贡献的伟人,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因当时中国的医疗技术落后,癌症不治而遗憾离世,享年59岁,

经过当时会议的仔细商讨,决定把孙中山先生葬于碧云寺上。

而孙中山先生哪怕现在已经去世,我们依然可以通过,

研读他的著作,来了解他的生平和人生经历,来供我们获取知识和经验。

1940年,在蒋介石的宣布下,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只要在国民党工作的地方,我们就经常能看到孙中山先生的头像。

而在现在碧云寺上就只有一个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和当年扫墓人留下的痕迹。

那这位扫墓人是谁呢?孙中山先生又被迁到了什么地方呢?

孙中山先生的恩人

这位在孙中山先生去世还要继续守卫孙中山先生的人就是谭惠全。

那为什么说他是孙中山先生的救命恩人呢?

1892年,谭惠全在众多士兵中表现优异,被挑选为了孙中山先生的贴身护卫,就这样他和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就开始了。

随着1911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成功,并担任了临时总统的职位,但没过多久袁世凯就想要窃取革命成果。

通过各种会议逼迫孙中山先生退位,最终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孙中山先生被迫向外界宣布自己辞职。

但在袁世凯上位不久,就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想要恢复封建主义,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这引起了国内极大的不满。

孙中山先生愤怒的说道:“他袁世凯怎么敢的,这是要开历史的倒车吗?”

没过多久孙中山先生也开始了第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爆发,最终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下,袁世凯去世。

在袁世凯去世后,孙中山先生联合南部势力,任职大元帅的身份,想要发动“护法战争”,但其它人根本没有这个想法。

最终在其它人的排挤下,孙中山先生主持的“护法战争”失败,而且在其它人的排挤下,孙中山先生被迫请辞了大元帅的职位。

1921年,孙中山先生已经感觉到国内各种军阀横行,

表面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都是一盘散沙的现状。

就想要和平的解决这个问题,但那时的军阀根本没有什么大局观,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只要不被受到伤害就好。

就这样,在经历多次谈判,各种军阀都熟视无睹后,孙中山先生想要通过武力解决这个问题。

而就在即将北伐的时候,曾经是孙中山先生坚定支持者的陈炯明,也被权利污染了,他想到如果这次行动成功还好,如果不成功自己在南方的利益必定会受到威胁。

1922年,陈炯明在多次和孙中山先生劝说放弃北伐想法无果后,选择发动兵变,在同年的6月16日,直接炮击孙中山先生的住地。

在这个生死一线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周边的五个护卫冲出,护着孙中山先生向中山舰撤退。

而谭惠全就是其中的一员。

最终在五位卫士,哪怕自己受伤也不能让孙中山先生受伤的目标下,安全的把他送到了中山舰上,

让孙中山先生与妻子宋庆龄成功会合。

之所以他们这么的拼命,是因为他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对于当时中国的重要性,而自己的一条命换他的一条命毫无疑问是值得的。

在这件事情之后为了嘉奖他们的护卫有功,孙中山先生专门定制了勋章,命名为“讨贼有功”勋章。

1925年,这位伟大的先驱者去世,被葬在了碧云寺中山陵内,而跟着孙中山先生的护卫们,就住在了水泉院内,继续守卫中山陵的安全。

在下葬的这天谭惠全一直望向孙中山先生的棺材,自言自语道:“要是您还在世,那应该有多好呀。”

誓死守护的护卫者

1926年,奉军被北伐军打的节节败退,一队奉军就打起了中山陵的念头,就在他们来到碧云寺后,也是谭惠全带着护卫们守住了孙中山先生遗体的安全。

1927年,军阀张宗昌认为,北伐军能够一直战胜他们,是因为孙中山先生下葬的地方风水太好了,只要挖出来就好了。

谭惠全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惊失色,他知道就凭自己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挡住一个军阀的势力。

就找到十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张学良,让他出面劝张宗昌放弃这个想法,就是这样谭惠全又一次护住了孙中山先生遗体的安全。

但这次是护住了,但是只能护住一时,又不可能一直让张学良出面,那就有被北方军阀破坏孙中山先生遗体的可能。

现在只能加快,南京中山陵的建造速度,尽早把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放到安全的位置。

1929年,南京的中山陵终于建好了。

宋美龄等人亲自前来北平,把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从木棺材转移到了欧式棺材,当天在蒋介石等人的主持下,孙中山先生,终于如愿的下葬到了南京的紫金山上。

谭惠全看着逐渐离自己远去的棺材,心里想着终于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不会被伤害了。

而在北平碧云寺上的中山陵也没有拆除,而是变成了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随着孙中山先生遗体的转移,护卫们也逐渐的离开了碧云寺。

慢慢的离开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就只剩下以谭惠全为首,少量的人还在坚持。

要知道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像他这种身怀武艺的人,是很容易找到一份高薪的职业的,

而他为了坚持与孙中山先生的约定,放弃了这一切,继续在这个墓地。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日军逐渐南下,很快日军就攻下北平,

而当时负责在华北地区作战的日军司令员冈村宁次,就带人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试图对孙中山先生不敬。

面对着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谭惠全并未退缩,哪怕他一直威胁,谭惠全也没有后退一步。

可能冈村宁次也害怕如果动了孙中山先生的墓,会让中国军队发疯的反抗日军的进攻,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日军离开后谭惠全继续守在这个中山陵,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回复了谭惠全的工资,这也让他的生活可以舒服一些。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蒋介石发动内战,这时所有的物资都紧着军队来,谭惠全就又没了经济来源,只能种地来维持自己的温饱。

那怕面对着没有工资和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谭惠全依然没有选择和其它人一样离开中山陵,而是继续的默默守护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的安全。

周总理送来的工资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提议派一支军队专一保护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的安全,让谭惠全担任了墓园林的工作。

虽然收入还是不多,但谭惠全已经很满足了。

1956年,周总理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了一点时间,来祭奠孙中山先生。

而就在周总理上山的途中,路过了谭惠全,看着这位已经八十多岁,依然坚持自己扫墓的老人,产生了想要了解一下的想法。

周总理面带和蔼的笑容说道:“老人家,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呀?”

谭惠全听到周总理的话,停下了打扫的动作,回复道:“周总理。我在着已经有几十年了。”

听到这个话,周总理稍微惊讶了一下,感慨的说道:“你真是一位,忠诚的人,为了一个约定,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

谭惠全好像恢复到当年跟着孙中山先生的时候,挺直弯着的腰,面露严肃的说道:“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值得我守护一生的人。”

周总理也感慨的说道:“是啊,孙先生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人,真希望他能看到现在革命已经胜利的景象。”

周总理紧接着又问了了一句:“对了,当年孙先生给你们每个人都发的有钱吧?”

谭惠全点了点头说道:“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早就没了。”

周总理若有所思的追问了一句:“那你当年是多少钱一个月呢?”

谭惠全露出回忆的表情,过了一会回复道:“应该是60元一个月。”

周总理坐在旁边的石墩上说道:“在当年这是不少钱了。”

谭惠全叹了口气说道:“其实这些钱根本就没有领多长时间,只要以打仗,我们的工资就断了。”

周总理回复道:“那你在战乱时间是怎么解决温饱的呢?”

谭惠全笑着说道:“那个时间,我们人还是蛮多的,就一起开了一片荒地,自己种地来维持温饱。”

周总理站起身拍了拍灰,笑着说道:“那你继续工作吧,我上去祭拜一下孙先生。”

第二天,周总理叫来负责园林部的人说道:“你们给谭惠全的工资补上60元。”

月底,如同平常一样谭惠全查看自己的工资,经过发现这个月的工资多了60元,要知道在那个时代,60元已经是不少的钱了,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么多的收入。

谭惠全就怀疑是不是给其他人的工资,也算到他这里了,就找到负责人问道:“这会怎么多发了60元?”

听到谭惠全的话,负责人面带笑容的回复道:“这是周总理亲自吩咐的,没有错。”

这时他想到了那天和周总理交谈的话,瞬间热泪盈眶,没想到自己随口的话,周总理居然记得那么清楚。

而这笔钱直到这位令人尊重的老人去世才结束。

结语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发现周总理是一位细心和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铭记。

我们要学习周总理的精神,继承这些为中国发展,而每天奋斗在一线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目标,让我们喜爱的祖国越来越好。

同时我们也十分的敬佩谭惠全的作风,为了和孙中山先生,生前的一个约定,就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求回报的守护,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而我们身为新中国又一代的青年,要传播这些革命前辈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们。

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故事中获取经验,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提高我们的素养。

让我们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为了更加美好的新中国而付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能力吧!

0 阅读:9

二狗观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