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面孔|吴天一:青藏高原马背上的院士

时代面孔 2023-03-16 14:36:44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他跟高原病“较劲”半个世纪,诊疗救治了上万名藏族群众;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创造了14万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的“医学奇迹”;跋涉广袤高原,数度遭遇车祸,全身14处骨折,耄耋之年依旧坚守一线……

他是野外调查的“特种兵”,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他就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缺氧气,但不缺志气

“青海好,青海好,青海风吹石头跑……”那时的青海,正如歌谣中所唱,遍地荒漠,满目苍凉。

正值上世纪50年代末,那是一个人们预计要产生史诗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融合了无数人的梦想、激情以及探索的勇气。

1958年,同大量有志青年一起,21岁的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东部一路西进,来到青海这片尚带有处子之气的广袤土地。对年轻的吴天一来说,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他的志向选择。

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的热血青年着迷,然而很快,许多初到高原的内地建设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心慌、胸闷、头疼欲裂,建设者们一批批病倒,在对高原疾病知之甚少的年代,许多鲜活的生命带着无限的遗憾陨落。

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为此忧心忡忡。他意识到,只有从最根本上认清高原病的致病机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支撑起开发、建设世界屋脊的部署。当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被深深刺痛的吴天一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攻克高原病!

至此,吴天一便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这儿

“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的医学研究不同,它的实验室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万仞高山之中。在这一研究者寥寥无几的领域,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青藏高原,在永远与缺氧环境相伴的日子里,在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开始的情况下,吴天一走出了一条坎坷之路。

想要研究透高原病,必须要不断走访自然人群,普查率达到95%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而在当时,牧民们习惯散居,这就需要吴天一一面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自身的高原反应,一面深入雪山草地,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进行高原疾病普查。

频繁出入高寒地带,住帐篷、吃冰馍、吞雪水,到了深夜还在整理搜集到的宝贵资料,这已经成为吴天一研究过程中的常见镜头。

雪莲花开了又落,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需要闯入“生命禁区”钻死神空子,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有惊无险的意外事故。在坚持高原病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几十年中,他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4省区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5万多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在这个基础上,吴天一首次提出了“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理论,钻研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并获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

青藏铁路的护航人

“我们的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倒下!”

20世纪末,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青海:“火车要开上青藏高原了!”

青藏铁路建设,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铁路将途经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要在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开凿长达1338米的隧道……高寒缺氧,筑路工人的健康保障成为“难中之难”。

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吴天一,被任命为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我们的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倒下!”他许下诺言。

开工前,吴天一带着精心编写的《高原性疾病预防常识》和《青藏高原卫生健康保护手册》走遍每个工地,指导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施工中,他力主建起23个供氧站、25个高压舱站,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把抗缺氧药物装进每个工人的口袋。

2001年至2006年,青藏铁路施工期间,全线抢救高原肺水肿千余例,成功率达100%,14万劳动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国际高原医学权威韦斯特教授认为,这是“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他像胡杨树一样,把根深深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一年又一年过去,他创造了不胜枚举的医学奇迹,填补了国际医学领域多项空白,成为我国高原医学的开拓者,也被藏族群众誉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当他深情凝望这片土地,昔日的荒山,早已变了模样;一条条江河,在高原流淌,百折不回,奔向远方……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