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收复新疆的战后之战:不留生俘,降了也杀,由此换来30年安定

俊驰评娱乐 2024-10-07 20:40:43

在清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一场关乎国运的战略博弈悄然展开。彼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太平天国运动的余波未平,西方列强的炮舰已经叩响了中华大门,就连曾经俯首称臣的东瀛小国也开始虎视眈眈。在这内外交困之际,新疆大地上演的一幕,成为了清王朝命运的转折点。

朝堂之上,两位名臣针锋相对。一边是主张海防的李鸿章,一边是力主塞防的左宗棠。这场被后人称为”海塞之争”的辩论,不仅仅是军费分配的问题,更是关乎国家战略走向的重大抉择。李鸿章力主发展海军,欲以此抵御日益猖獗的海上威胁。他的北洋水师虽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但也不无道理。毕竟,1874年日本对台湾的突袭,已经给大清敲响了警钟。然而,左宗棠的目光却投向了西北的广袤沙漠。在他看来,新疆就像是大清的西大门,一旦失守,蒙古将不保,京师也将岌岌可危。

最终,左宗棠的主张得到了清廷的首肯。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带着必胜的决心和一口随时准备好的棺材,踏上了收复新疆的征程。左宗棠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早在大军西征之前,就已经在新疆的安全地带储备了充足的粮草。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军需,更为日后的屯垦戍边奠定了基础。

在武器装备上,左宗棠也显示出了非凡的远见。他深知与”中亚屠夫”阿古柏的较量不同于平定太平军,更要防备虎视眈眈的沙俄。因此,他不惜重金从德国购买先进的”义耳炮”,同时督促兰州制造局日夜赶制新式枪炮。这种不计成本的准备,体现了左宗棠”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大气魄。

然而,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左宗棠的用兵之道。在出征前,他采取了一个看似冒险实则高明的策略:允许不愿参战的士兵自由离开。这一决定不仅没有削弱军队实力,反而提升了留下来的将士们的士气和凝聚力。正所谓”兵贵精不贵多”,这支精锐之师在后来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印证了左宗棠的慧眼独具。

战场上,左宗棠的”先北后南”和”缓进急战”的策略更是展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他先攻克北疆薄弱之处,为收复伊犁创造条件;又以充分准备换取战场上的速战速决,既节省了军费开支,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实力。在这样周密的部署下,清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将阿古柏逼入绝境,最终导致其兵败自杀。

然而,胜利的曙光中也掺杂着争议的阴影。面对投降的阿古柏部众,左宗棠下令处死所有俘虏,不留一人。这一决定虽然残酷,但左宗棠的考量是深远的。他深知,如果这些异族士兵得到赦免,未来很可能会成为新的祸患。为了确保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也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他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抉择。这与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时的做法有所不同,因为太平军毕竟是中原百姓,而阿古柏的部众多是外族人。

左宗棠的雷霆手段,为新疆换来了三十年的安宁。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大清的西北边疆,更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保卫国土完整的决心。即便是强大的沙俄,也不得不在《伊犁条约》中做出让步,归还了部分占领的领土。

回首左宗棠的这场收复新疆之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军事家的过人智慧,更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爱国者的远见卓识。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之际,他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续命三十年。这三十年的喘息之机,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后来的革命者们创造了条件。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矛盾和讽刺。左宗棠殚精竭虑保卫的清王朝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但他守护的这片土地却永远地留在了中国版图之上。今天的我们回望这段历史,除了惊叹于左宗棠的军事才能,更应该思考的是: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如何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如何在残酷的现实与长远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国,不是盲目的自大,也不是妥协的退让,而是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他的远见卓识、他的战略智慧、他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这个民族砥砺前行。在新的时代,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守护我们的家园,开创我们的未来。

0 阅读:38

俊驰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