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专家这样来算帐,说现如今,那些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群体里,至少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根本没有买房子,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对楼市如此“恐慌”,因为这个“三分之二”,是未来购房者中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
我个人倒是觉得,情况并不是那么的乐观。
首先,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群体,三分之一买了房子,另外的三分之二,恰恰是不会买房子的那些人。
原因并不十分复杂。
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千真万确是有一部分人,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取得了成功,有了条件,也有意愿,想永久的留在城里,所以,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并留了下来。
而这些人,恰恰就是专家所说的那个“三分之一”。
只不过,专家并没有想到,另外的那“三分之二”,他们并不会在城里买房子。
原因也很简单的:
一是,这些“三分之二”里,有一部分农民工,他们压根就没打算在城里买房。
这一部分农民工,他们所以来到城里打工,就是因为,打工比在农村老家种地来钱多,挣钱多,他们就是冲着多挣点钱来到城里的。
但是,这部分农民工,挣到钱以后,依旧会回到农村老家去,在老家盖新房子,让一家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才是他来到城市里打工的主要原因。
这部分农民工,大多都有很深的乡土情结,他们“固执”地认为,农村是他们的根,农村才是他们的家。
并且,他们也坚定的认为,任凭他们如何努力,都“融不进那个文明的城市”里去。
因为,大城市并不那么友好和待见他们。
二是,在这“三分之二”里,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一部分农民工,本心眼里,也可能很想留在城市里,只是,勿容讳言,他们没有“混”得十分“体面”,说直白一点,就是没有挣到太多的钱。
所以,就算他们有心留在城市里,却也无力拿出巨资去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因为,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不是只用嘴说说就成的,那是需要真金白银的,还是要太多太多……的银子的。
他们一个月收入个五六千块钱,除去家庭的必要的开支、花销,一个月手里攒下个一两千块钱,就相当不错了。
这每月攒下来的一两千块钱,与动辄就是一二百万的房子的钱,那是杯水车薪,那是连点希望也不存在的。
有人鼓动说,钱不够,可以贷款呀,我觉得,这个“鼓动”,还是少来的好,这有点害人。
并且,我还觉得,凡是头脑正常的人,是不会去走这条路的。
一个月收入三五千的农民工,贷款买上房子,那,那……只送一个“完”字吧。
所以,我觉得,专家乐观地把以后的“楼市空间”,寄望于这“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的乐观,最大可能的结果就是让人失望,和于事无补。
不知道朋友们对这事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