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孩刘思涵自出生起,就双腿萎缩,无法正常行走。
到了上学的年纪,如何上下楼梯,上厕所都成了困扰她的一大难题。
就在这时,她的小姐妹匡语轩出现了。匡语轩住在她家附近,是她的同班同学。
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风雨无阻的背着刘思涵上学,从6岁到14岁,从30斤到80斤。
她仿佛成为了刘思涵的“生命拐杖”。匡语轩这些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姐妹俩现在如何了?
刘思涵的病情
刘思涵出生在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靠着辛勤的汗水在田间地头耕耘,养活一家老小。
这是一种会导致四肢瘫痪的神经系统疾病。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砸在了刘思涵父母的心上。
母亲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父亲一言不发,默默抽着烟,眉头紧锁。
为了给小思涵治病,父母东拼西凑,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
然而昂贵的医疗费用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
无奈之下,刘思涵父母决定远赴云南,去那里承包鱼塘,希望能靠养殖挣点钱。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云南的鱼塘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父母血本无归。
就这样,刘思涵在病痛和贫困的阴影下慢慢长大。
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家中只剩下她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随着年岁渐长,刘思涵的病情也日渐严重。她的双腿变得无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经常跌倒。
爷爷奶奶心疼不已,却又无能为力。转眼间,刘思涵到了该上学的年纪。
然而,学校离家很远,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每天接送刘思涵对他们来说是一大难题。
刘思涵望着窗外,羡慕的看着村里的孩子们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上学去。
而这一切都被奶奶看在眼里,最后,奶奶下定决心,要亲自送孙女上学。
尽管她年事已高,腿脚早已不如从前灵便。
但为了让孙女上学,奶奶咬紧牙关,决定每天骑三轮车接送。
匡语轩伸出援手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小村的时候,奶奶就会推出她那辆斑驳陆离的老三轮。
她把思涵扶上车,使出吃奶的力气蹬着踏板。去学校的路崎岖不平,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奶奶骑得很慢,生怕颠簸会加剧孙女的病痛。每当车轮碾过凹凸不平的地面。
震得思涵龇牙咧嘴时,奶奶的心就像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然而,农活常常让奶奶分身乏术。
有时,她不得不在地里多耽搁一会儿,去接思涵的时间就会推迟。
一天傍晚,奶奶干完农活,急急忙忙往学校赶。
然而,当奶奶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时,眼前的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只见一个瘦小的女孩正背着思涵,慢慢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那女孩步履蹒跚,似乎随时都会被身上的重量压垮,但脸上却带着微笑。
原来,这个叫匡语轩的小姑娘是思涵的同班同学。
她看到思涵久久等不到奶奶来接,就主动提出要背她回家。
奶奶看着这个瘦弱的孩子,心中五味杂陈。她感动于小姑娘的善良,却又心疼她单薄的身躯。
奶奶每天把他们送到学校门口,剩下的路程就由匡语轩背着刘思涵进去。
刚开始的时候,匡语轩背着与自己身高相仿的思涵,走起路还可以,爬楼梯就很困难了。
她瘦弱的肩膀似乎随时都会被压垮,脸涨得通红,汗水顺着额角淌下来。
有时,她刚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不得不停下来歇一歇。
在老师的印象里,有一次下雪天,匡语轩背着刘思涵去上厕所。
突然,一个不留神,她的脚底一滑,整个人失去了平衡。
刘思涵紧紧搂住匡语轩的脖子,匡语轩用尽全身的力气。
也没稳住身体,两个人一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匡语轩的膝盖被擦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
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老师看到。老师的心瞬间被揪紧了。
他快步冲上前去,将两个女孩扶了起来。
但即便如此,匡语轩也从未喊过一声苦。她在学校里事无巨细地照顾刘思涵。
上厕所、吃饭、上下楼,到哪儿都少不了匡语轩的身影。
渐渐地,匡语轩的善举感动了越来越多的同学。
在她的影响下,班上的同学们纷纷加入到帮助思涵的行列中来。
他们轮流背思涵上下楼,帮她打饭,陪她聊天。
思涵的学校生活不再是匡语轩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全班同学的接力赛。
为了更好的照顾刘思涵,匡语轩甚至主动向学校申请了住校。
这样,刘思涵上学就不用再麻烦年迈的奶奶接送了。
然而,尽管有不少人帮助刘思涵,但她身体上的痛苦从未停止过。
由于长期坐着,她的脊柱渐渐弯曲变形,导致内脏也受到压迫,腰部经常疼痛难忍。
为了减轻痛苦,刘思涵不得不频繁更换各种特制的座椅。
最让思涵绝望的是,她无意中听到奶奶和医生的谈话,得知自己的病几乎无法治愈。
这个打击让她一度陷入深深的自卑和无助之中。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觉得自己是个累赘,拖累了家人,也拖累了朋友。
但思考后的思涵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匡语轩的鼓励下,她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
她明白,虽然无法改变身体的缺陷,但她可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意志来弥补身体的不足。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思涵凭借自己的努力,成绩位列年级前茅。
在她的帮助下,匡语轩的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班上的第三名。
尽管生活很辛苦,这两个女孩也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
刘思涵酷爱音乐,她不仅唱歌唱得好听,还自学了钢琴。
匡语轩则在绘画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天分,她从未学过画画,可她笔下的人物却个个栩栩如生。
就这样,两个女孩以各自的方式,点亮了对方的生命,也照亮了彼此的未来。
她们用友谊筑起了一座桥,连接着两颗纯真却又坚韧的心,也连接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升学后继续携手
小学毕业后,刘思涵和匡语轩携手步入初中的校园。然而,学校并不知道这对特殊的朋友.
她们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刘思涵的心瞬间凉了半截,仿佛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没有了匡语轩的陪伴,她感到无所适从。
这些年来,匡语轩的存在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升学后的新环境,给刘思涵敏感的心灵带来了很多困扰。
在小学,大家都是邻里乡亲,彼此了解,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可是在初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难免会对坐在轮椅上的刘思涵投以好奇的目光。
她低下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生怕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就在刘思涵为此茶饭不思的时候,匡语轩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主动申请调到刘思涵的班级。
校长了解这对姐妹花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立刻将二人调到了一个班里。
有了匡语轩的陪伴,刘思涵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匡语轩总会在课间主动上前,向新同学介绍刘思涵的情况,化解他们的疑虑。
渐渐地,在匡语轩的鼓励下,刘思涵开始尝试与同学们交流。
她的真诚和乐观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喜欢与她在一起。
就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匡语轩不离不弃地陪伴在刘思涵身边。
对于未来,她们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刘思涵希望自己能考上医学院,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病患。
而匡语轩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与刘思涵考入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学,继续并肩前行。
结语
匡语轩的善良让人动容,两个姐妹花之间的深刻情谊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上天夺走了刘思涵健康的身体,却也给她留下了一份真挚的情谊。而刘思涵自己也十分努力,尽管身处困境也要活得漂亮。她的事迹也将鼓励更多人勇敢的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遇见你丨“你在我背上 我在你心里” 14岁的她连续8年背残疾同学上学》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