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草书的线条往往会呈现出一种龙飞凤舞的状态,其流美通畅,给人一种一泻千里的感觉。但从其形态上来看,就好像是书法家快速运笔而书写成的,其实不尽然,有一种草书就是在慢笔停顿下写出来的,它的笔画苍劲,可谓是"一波三折",线条都是由逆锋人笔缓慢行进。
草书书写的快慢主要决定于书法家的性格和书写习惯。通常脾气比较激进、豪爽的人以及富有浪漫幻想的人,大多会书写比较快,他们并不拘泥于小节,对于规矩和法度也并不是特别在意,完全凭借自己的情感豪气进行挥墨,将书法创作看成是一种抒发情感排泄情绪的有力工具。
他们将强烈的情感都汇聚在笔端,进行酣畅淋漓的发挥,章法参差错落,跌宕起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这类作品往往能够引起欣赏者心灵上的共鸣,使人进入到一个美仑美负的意境当中,充分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
在历代的书法家中擅长快速写草书的人有很多,例如黄庭坚、王铎筹人,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书法家,并且其作品大多都是狂草。
想要写好狂草,就要有坚实的基本功,熟练地掌握草书汉字的各种写法,并且还要加强锻炼驾驭毛笔的能力,对于各种笔法都非常精通,只有这样才能将草书作品快速地写好,书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书写动作轻巧而灵动。
对于慢写草书的人来说,性格一般是内向的, 为人往往比较沉稳,不爱幻想,比较注重现实。对于书法作品的内涵十分讲究,对线条的质感以及使用墨色的情志韵味都比较注重。
从情感方面来讲,他们并不是将感情张扬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而是非常含蓄内敛地蕴藏在作品当中。欣赏这类作品时,就需要欣赏者进行慢慢地体味,就像欣赏一首动听的乐曲,品尝一杯香甜的美酒,使美感久久停留。这类书作大多都是小草作品,例如王羲之的《十七日帖》、孙过庭的《书谱》等。
在快写的草书中容易出现飞白的现象,这时可以增强其力度,使之产生奇险的效果,但是这种线条容易显得肤浅,没有质感;而在慢作的草书中,墨色比较饱满,内涵十分丰富,总能给人一种含蓄内敛、沉着稳重的感觉,但是又容易出现墨滞,或者是会表现出一种刻意的做作之态。
由此可见草书的线条无论是快写还是慢写,都有其自己的优势。
有一点道理!
书法首推魏晋南北朝,那时的文人没办法,除了炼丹就是练字,想不好都难[点赞]
文章所举例只是大草与小草的区别,不是书写快慢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