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美西时间,亚马逊正式上线了那项让无数卖家炸锅的新政——FBA仓库丢货只赔“制造成本”,不再按照售价赔偿!

这项政策最早在2024年12月宣布,原本说好3月10号执行,后来一拖再拖,结果在大家以为可能会缓一缓的时候,它却真的在3月底“毫无预警”上线了!
⚠说白了:以后你的货丢了,亚马逊不再按售价赔你,而是按你进货的成本赔你!
一句话总结:“亏的是我们,甩锅的是你。”
从售价赔到成本价,卖家气到“背脊发凉”过去我们还能指望FBA丢货后至少能拿回“商品售价”赔偿,现在好了,赔偿直接砍到骨头里——只按制造成本赔,不管运费、不管清关费、也不管其他你为这批货投入的成本!
赔偿缩水幅度有多狠?来看两个真实例子:
案例1:卖家A一款成本50美金、售价150美金的产品丢了,以前赔150,现在只能赔50,净亏100刀!
案例2:卖家B五年前花0.25美金买的棒球卡,如今升值到200刀,结果FBA弄丢了,按新规赔你0.25美元,血亏99.9%!
就按FBA平均2%的丢货率测算,一年营收10万美金的卖家,因为这项政策,每年要白白亏掉至少1.2万美金的“本该拿到的赔偿”。
赔偿流程繁琐、资料审核严格,卖家压力山大!
新政策说得好听,说卖家可以自行提交制造成本资料,但别高兴太早!
✅你得提供采购合同、发票、付款截图……
✅平台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核,觉得你“报得高”就拒赔!
✅还特别提醒:申请太早、太频繁,还可能被封索赔权限!
更气人的是,有卖家发现自己申报的成本是实打实的,结果亚马逊系统给的估值比真实成本低了整整40%!
不仅要承担FBA仓的丢货风险,还得拼命证明自己没多报成本,最后还不一定赔你!
卖家集体怒吼:这是在逼我们退出亚马逊!这项新规一出,亚马逊论坛上瞬间炸锅,有位老卖家连发“八项控诉”,句句戳心:
估值不公:按制造成本算,稀有商品全白搭。
举证繁琐:SKU一多,收集发票搞得头都大。
补偿不全:运费、安置费、打包费一律不赔。
估值随意:系统说你成本低就是低,毫无商量。
信息维护累:SKU多了还得挨个上传成本。
残次品赔更少:直接打折赔你,毫无诚意。
利润被吞:货丢了就算找回来,也只赔成本。
限制频繁索赔:赔得少,申请还得小心翼翼!
这位卖家直接放话:再这样下去,考虑退出亚马逊,去做沃尔玛、eBay,甚至搭建独立站!

现在政策已经生效,眼下我们不能光吐槽,也要尽快升级自己的运营策略:
✅ 做好商品成本备案:采购发票、付款凭证、合同……能保留的资料都保留,按SKU分类建档。
✅ 分散库存风险:别全压在亚马逊FBA,多渠道、多仓储布局是未来趋势。
✅ 优化包装减少破损:降低仓储环节丢失或损坏概率。
✅ 关注赔偿数据,提早预警:定期分析哪些产品最容易丢,提前应对。
✅ 拓展新平台,降低平台依赖:别再一棵树上吊死,多平台同步开拓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