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调控有讲究,莴笋补光技巧,冬季温室管理,生长周期缩短

浅梦星河间 2025-02-22 18:12:34

光照调控有讲究,莴笋补光技巧,冬季温室管理,生长周期缩短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他在自家院子种莴笋的经历,他说自己满心期待种的莴笋能茁壮成长,可到了后期发现莴笋长得那叫一个慢,不仅和周边邻居种的相比差很多,就连他之前了解到的常规生长周期都远远超出了。原本盼着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莴笋,却只能看着那慢悠悠生长毫无动静的样子,满心的失落。其实这样的事儿不少,很多人觉得种莴笋就是在地里撒下种子,然后浇水施肥,就等着收获了。可真是这样的吗?其实里面门道可多着呢,尤其是在光照调控和冬季温室管理上,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咱们先来说说莴笋。莴笋啊,这可是个很有营养的蔬菜,含有丰富的水分、蛋白质、维生素 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比如说,每100克莴笋中维生素 C的含量可达到23毫克左右,含水量能达到95%以上。这营养可丰富,可要是种得不好,那可浪费了这份好东西。

莴笋是很喜光照的植物。充足的光照对莴笋来说,就像是给它打了强心剂,能让植株生长的特别好。你看那些大片的莴笋田,在阳光充足的阳光下,植株长得直直的,茎皮光亮,叶片也宽厚翠绿。反之,如果光照不足,莴笋可就惨了,植株会变得瘦长,叶片也薄而且淡绿,甚至会出现发黄的现象。拿一组数据来说,充足光照下生长的莴笋植株,茎粗可达到2 - 3厘米,生长周期能保持在大概90 - 120天。而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茎粗可能只有1 - 1.5厘米,生长周期就可能延长到150天甚至更久。

冬季温室种植莴笋呢,更是光照调控的关键时期。冬天光照可是很“金贵”的,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也弱。这时候要是不能好好调控光照,莴笋就更没法好好长了。我曾经在冬季进过一个温室,看到里面的莴笋,有的长得特别好,茎粗壮,叶片嫩绿,有的却瘦弱发黄。仔细询问了管理人员,发现那些长得好的温室,每天除了自然光照,还采用人工补光的手段。而那些长得不好的,就没有补光措施,全靠有限的自然光。

那这里面就引出一个问题了,冬季温室里该怎么给莴笋补光呢?其实这可大有讲究。

首先补光的强度要合适。这就好比我们人吃饭,得吃到合适的分量才能有力气干活,菜叶也是。如果补光强度不够,就跟没吃饭似的,没什么效果。但如果强度太高,可能还会因为光抑制影响莴笋生长。一般来说,在冬季,补光强度在100 - 200微摩尔每平方米每秒这个区间比较合适。这里给大家说个计算补光强度的例子哈,拿专门的植物生长灯,在距离莴笋植株0.5米的地方测量,使用光量子传感器测量到数值在100 - 200这个区间比较理想。

再说说补光的时间。可不能像人似的想补光就补光,菜叶在一天里不同时间段对光照的需求也不一样。研究发现,莴笋在每天10 - 16小时的光照时数比较适宜生长。这时候如果补光时间太短,比如每天只补光4 - 6小时,那莴笋就像没吃饱饭一样,生长缓慢。要是补光时间过长,超过16小时,就有可能造成前面说的光抑制现象。我就见过一个温室,因为补光时间不合理,超过了18小时,结果莴笋原本好好生长的叶片开始慢慢发黄,生长速度也降下来了。

还有那光质的选择,这也是关键的一环。不同的时间段补不同的光,效果可不一样。在早晨和傍晚,适合补偏暖色调的红光和橙光,这就像是早晨给莴笋吃营养早餐,傍晚给它吃易消化的晚餐。红光和橙光的波长在600 - 700纳米这个范围,这个时候补充这波段的光,能有效提高莴笋的光合效率,促进茎叶生长。而到了中午阳光强的时候,可以补充偏冷色调的蓝光,蓝光的波长在400 - 500纳米,这蓝光就像是给莴笋打预防针,能够保护莴笋免受强光的伤害,让它在中午强光时段也能保持较好的状态。数据显示,在合理利用光质补光的情况下,莴笋的叶绿素含量能提高10% - 20%左右。这叶绿素含量一提高,就意味着光合作用变强,莴笋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制造养分,自然就长得更好了。

除了光照调控这一块,冬季温室管理对莴笋生长周期的影响可不小。温度对莴笋来说很重要啊,冬季温室温度得适宜。一般温度控制在12 - 22摄氏度之间是比较好的。要是温度太低,比如低于8摄氏度,莴笋就会进入生长缓慢期,植株就有可能被冻害。要是温度太高了,超过25摄氏度,莴笋可能会徒长,茎细而长,叶子也变得很薄。这就好比人住在一个房间里,温度合适住得舒服,温度不合适可就难受得很了。

湿度也不能忽略。冬季温室里湿度保持在70% - 80%最好。湿度太低,比如说低于60%,莴笋的叶片容易出现干尖、焦边现象。湿度如果太高,超过85%,就容易滋生病菌,导致莴笋染病,影响生长。我参观过的一个温室,因为在冬季没有控制好湿度,湿度经常达到90%以上,结果莴笋出现了霜霉病,很多叶片都枯黄了,生长周期也大大延长了。

再说说施肥这个方面,这得讲究科学。氮肥能促进莴笋茎叶生长,但也不能施太多,不然会造成徒长。磷钾肥也不可或缺,能促进莴笋果实发育和增强抗逆性。根据莴笋生长不同阶段合理施肥,比如在莴笋苗期,氮肥的施用量大概是每亩5 - 10公斤,到了生长旺盛期,氮肥量可增加到每亩15 - 20公斤,同时配合磷钾肥,这样有利于缩短生长周期。

还有一点得注意,那就是水分管理。冬季温度低,水分蒸发慢,所以浇水要少而勤。每次浇水的量也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来定。一般来说,每次每平方米的浇水量在1 - 2升左右比较合适。要是一次性浇水过多,土壤通气性变差,也会影响莴笋根部吸收养分,导致生长缓慢。

总之啊,冬季温室种植莴笋,光照调控和温室管理里的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咱们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对待莴笋,把光照强度、时间、光质、温度、湿度、施肥、浇水这些要素都调控好了,莴笋才能在冬季温室里茁壮成长,生长周期也能很好地缩短。这样我们才能在冬天吃到新鲜、美味的莴笋呀。

0 阅读:0
浅梦星河间

浅梦星河间

浅梦星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