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和英法联军的侵略,对于这些问题,咸丰皇帝的应对方式并不得当,加之个人偏好和消极怠工,导致清朝政治的日益混乱和衰落。咸丰皇帝在1861年去世后,由于他死前没有立储,清朝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慈禧太后趁机上台执政,开始了她长达47年的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执政后,清朝政治变得更加封闭、腐败和专制。她在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方面,采取了许多残酷的手段,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是“戊戌变法”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慈禧太后不仅废黜了光绪皇帝的改革派助手,还下令杀害了八个在政治上与自己意见不合的高级官员,这被称为“八股大案”。
然而,在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太后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相反,她在第一时间控制了朝廷大权,维护了咸丰皇帝朝廷的稳定,但她很快就发现,有一些官员开始反对她的统治,称其太过专横和腐败。这些官员中,肃顺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他在朝廷中担任内阁大学士和直隶总督等重要职务,是当时政治上的重要人物。
慈禧太后认为,肃顺是反对自己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必须被清除。于是,在1865年,慈禧太后下令将肃顺逮捕,并将其杀害。这一事件被称为“肃顺之变”。关于慈禧太后为什么只杀了肃顺一人,而没有像“八股大案”那样大规模地清洗政治对手,有多种解释和推测。一种观点认为,慈禧太后当时政治权力的基础还不够牢固。
如果一次清洗所有反对势力,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政治动荡,从而危及她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因此,她选择先清除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反对势力,以震慑其他反对势力的存在,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权力。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肃顺之所以被杀害,是因为他与慈禧太后在咸丰皇帝生前的关系不够好。肃顺曾经试图帮助咸丰皇帝限制慈禧太后的权力,而慈禧太后也对此心存芥蒂。当慈禧太后掌握了政治大权后,她有了机会报复肃顺,从而消除了这个威胁。
不管是哪种解释,肃顺之变的发生都标志着慈禧太后开始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以及向政治对手展示自己的决心和威力。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她将继续推行一系列专制措施,包括封闭朝廷、打压改革派、镇压民变等,维护了自己的权力地位,但也让清朝政治越来越腐败和衰落。
咸丰的父亲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去世后,由于其长子福晋所生的儿子夭折,因此咸丰的父亲被立为皇太子继承了皇位。然而,由于道光皇帝生前非常风流,许多皇子争夺皇位,导致道光皇帝去世后清朝内部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这也为咸丰登基埋下了不少隐患。
咸丰登基后,清朝面临的国内外问题比较多,如太平天国的起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侵略等。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创办军机处、设立翰林院等,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终咸丰在位仅十九年,就因操劳过度去世,留下了一个政治混乱和国家危机的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