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翻车”这种事,很多网友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这种事情在全世界各地都经常发生,但让很多网友感到疑惑的问题,一些权威性的机构和群体隔三差五的“翻车”,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很多权威的媒体掌握了平台和发言权,却频频的“翻车”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
按照道理来说,很多媒体的编辑和审核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寒窗苦读数十载才走到了今天的成就。
甚至一些审核都上了年纪,没有年龄不够,也混不到那个位置上。
这些人应该早就看遍了人间冷暖,怎么频频的不能和老百姓产生共鸣呢?
是他们高高在上习惯了,还是不愿下到凡间?
最近这两天因为张威在地铁诬陷大叔的事情,闹的是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事情的经过已经很清楚了,大家一边倒的批评,基本已经定性了。
网友的态度很明确,大家一边倒的批评已经说明了一切。
作为一个学新闻传播学的女研究生诬陷一个弱势群体还毫无悔意。
大家痛恨的是那些掌握了资源和背景的人对一些弱势群体的诬陷和欺辱,大家痛恨的是社会上的不公,所以很多网友才如此一致的声讨张薇。
甚至一些网友感到恐惧,这样的人将来从事新闻工作,得出来多少虚假新闻,搬弄是非和颠倒黑白得让多少人感到无助和委屈。
这恰恰说明在我们互联网当中有着很多存在正义感的网友,这也说明在我们的土壤当中,正义感存在的土壤是相当库宽泛的。
网友们的舆论监督才让这件事情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的监督和曝光也让很多舆情和案情有着相当积极推动的作用,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都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出来的,才让大家有了如此巨大的关注度,这绝对是一件正面的事情。
一些主流媒体在讨论事件时,不去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讨,反而随意的定性。
身为权威性的媒体,更应该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特别是当社会上发生了一些重大舆情时。
更应该猛挖深挖,探讨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一向报喜不报忧。
甚至当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很多媒体还保持沉默,闭口不言。
主流媒体应该引导舆论起到正面的形象,不能简单的和稀泥。
王朔说:“小心这个世上有一群人天天教你学好,等你学好之后,然后他们就可以憋着劲儿使坏。”
通篇读下来,给人一种“八股文”的感觉,强调包容和体谅,强调和谐。
但如果事情没有得到公平和正义的解决,所谓的包容和体谅,那就是对强权和不公的无限妥协。
说起制造对立情绪,很多媒体才是赤裸裸的制造对立情绪,想要息事宁人要拿出就事论事的态度来。
刻意回避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从众多网友的评论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对该媒体发布所谓的“地铁偷拍是乌龙事件”爆发出来了强大的不满和质疑。
当川大女研究生强势利用自己的资源诬陷他人的时候,媒体选择了沉默不语,当众多网友口诛笔伐闹得满城风雨之后,媒体依然跟进的迟缓,直到事情快要落下帷幕了,才出来将此事定性为“乌龙事件”,甚至还要教导网友要体谅和包容。
网友的不满和质疑都是有迹可循的,大家不满的是川大女研究生的所作所为,不满的是一些媒体的报道方式。
对于该事件的深入处理和客观展现,很多媒体并没有深入的探讨,只是焦急的想要息事宁人。
焦急的强调理解和包容,如果不能实事求是的了解大家的心理,深入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探讨网友们为什么会这样的愤怒,怎么可能会不继续“翻车呢”。
看起来这是一件小事,但背后关乎到我们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问题,绝不是突然一天就出现了问题,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张薇的事情绝对不是个例,还有千千万万相同的事件,这代表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的标准,媒体在面对舆情时,更应该深入的调查和发言,才更符合大家的意愿。
但我们不难发现的是,在很多舆情和舆论开始的时候,在报道相关类似案件的时候,往往是一些互联网的个人来推动的,有网红,有博主,有很多自媒体的人员。
很多社会上发生的现象,往往是这类人最先报道出来,而且流量巨大。
这说明在面对一些不公的事件当中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流量市场,而在这样巨大的市场当中,很多主流的媒体竟然“缺席了”。
希望很多媒体机构能够客观的讨论问题本身,能够发掘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才符合大家的愿景。
本应该是这些掌握话语权的媒体来引导舆论,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媒体频繁的站到了网友的对立面,该警惕和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