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国内某烤肉店低俗摆盘的帖子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家烤肉店里,顾客们看到的不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创意”摆盘:芭比娃娃袒胸露乳,身上仅覆盖着几片肥牛或生鱼片,低俗程度令人咋舌。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再次将低俗广告现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 流量为王的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成为了衡量一个品牌或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了获取更多的曝光度和关注度,许多商家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用低俗、擦边的内容来吸引眼球。这种短视的行为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流量和关注度,但长远来看,却是对品牌形象和公众信任的极大损害。
2. 审丑心理的驱使
在当今社会,审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一些人对于传统美学和道德规范产生了厌倦和反叛,转而追求新奇、刺激和另类的审美体验。这种审丑心理的存在,为低俗广告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商家利用这种心理,通过制造争议和话题,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品牌知名度的目的。

3. 监管的缺失
低俗广告的泛滥,也与监管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些领域,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够,商家得以钻空子,打擦边球。同时,一些监管部门对于低俗广告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也存在模糊和不确定的情况,导致一些商家敢于冒险尝试,甚至公然挑战公序良俗。
二、低俗广告的表现形式与危害1. 表现形式多样化
低俗广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烤肉店的低俗摆盘到奶茶店的性暗示包装,从水果摊的恶俗海报到培训机构的物化女性宣传语,无不透露出商家对流量的极度渴望和对道德底线的无视。这些低俗广告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感受。
2. 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低俗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严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低俗广告的泛滥,容易误导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甚至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接触低俗广告,可能导致青少年对性、暴力和不良行为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模仿,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 破坏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低俗广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一些商家通过低俗广告获取了大量的流量和关注度,从而获得了不正当竞争的优势。这种优势并不是基于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优质,而是基于低俗和擦边的内容。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方式,不仅损害了其他商家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三、如何杜绝低俗广告的出现?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要杜绝低俗广告的出现,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政府应制定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法律法规,对低俗广告进行严格的界定和处罚。同时,应加大对违法商家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商家不敢轻易尝试低俗广告。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广告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广告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 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道德意识
要杜绝低俗广告的出现,还需要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道德意识。公众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自觉抵制低俗和擦边的内容。同时,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低俗广告的审查和过滤,为公众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3. 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
要杜绝低俗广告的出现,还需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商家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制作、不发布低俗广告。同时,应加强对广告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此外,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的落实,共同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4. 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
要杜绝低俗广告的出现,还需要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举报和投诉渠道,方便公众对低俗广告进行举报和投诉。同时,应加强对举报和投诉的处理和反馈,及时查处违法商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和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低俗广告的良好氛围。

低俗广告的泛滥成灾,是流量至上、审丑心理和监管缺失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杜绝低俗广告的出现,需要政府、公众、商家和行业组织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力度;公众应提高审美水平和道德意识;商家应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行业组织应推动行业自律和标准的制定。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低俗广告的良好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低俗广告的出现,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树立长线思维,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饮鸩止渴。爱惜羽毛的品牌、生产出的优质内容,将会在时间的长河里得以存续;而那些没有下限的博眼球玩意,终将会在人们的唾沫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健康、积极、文明的广告环境而贡献力量!
天涯沦落人
所有的举报都应设置奖励机制从罚款里拿出一定比例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