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中国史》作者:张宏杰
什么是“简读”
首先,我们从这本书的书名聊起。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已经有很多了,每本都有自己的特色,那么,这本《简读中国史》的特点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奥妙就在书名里的“简读”二字。
我们知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大事小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整整一套《二十四史》尚且无法穷尽所有的历史细节,更不要说用薄薄的一本书,来把中国历史完整地叙述一遍了。
因此,如果想要快速、简单地理解我们的过去、并以此指导我们的未来,就需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找出重点、直击核心,这就是“简读”的基本含义。
在书中,作者说,《简读中国史》和一般性的通史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二十四史》这样的传统的通史,像是一个人的年谱,每一年都要写到。而这本《简读中国史》,则更像是对这个人的点评或者考察的结论,只谈几个重点,但是希望“谈深、谈透”。这是作者进行历史解读的基本原则。
不过,想要做到“谈深、谈透”,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作者张宏杰老师之所以敢夸下这样的“海口”,就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他自己深厚的学术积淀,二是他独特、宽广的研究视野。
首先,作者张宏杰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历史学者,他曾经撰写过一大批畅销的历史著作,比如研究晚清风云人物曾国藩的一系列著作,以及关注乾隆盛世的代表作《饥饿的盛世》等等。
他接受过历史学科班的正规训练,同时又吸取了文学作家的写作风格,所以写的书不枯燥、有意思,而且还有相当前沿的思想深度。
其次,是关于作者的研究视野。在写作这本《简读中国史》的时候,作者明确地提出了,要打开研究中国历史的眼界,通过“中外比较”的方法,把中国史和世界史结合起来。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
张宏杰老师说,传统的通史很难进行中外比较,或者说难以在世界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史。这就产生了很大的缺陷。因为,在很多时候,当我们去看一段历史,最需要的不是“惊鸿一瞥”,而是转换方法,通过“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地去看,这样才能发现一些整体性的规律。就像如果想要知道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那么,只有突破云层,站上太空,我们才能一窥地球的全貌。所以,在解读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就要尽量地让自己打开眼界,站在高处,以此来看清楚历史的全貌。
那么在这样的视野下,张宏杰老师又进一步指出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关系。他说:“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意思是,只有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历史的背景之中,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准确地判断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自身的独特之处。
所以,这本《简读中国史》要做的,是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的背景下去观察,这也体现在这本书的书名之中,在“简读中国史”这个主标题之外,还有一个副标题,叫作:“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找到中国历史的脉络
好的,在了解了什么是“简读”之后,我们就要继续探索书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刚才说到,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呈现中国历史的一些大的脉络,通过解读这些最重要的脉络,来提纲挈领地认识历史、理解我们的过去。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历史中,到底隐含着哪些大的脉络呢?作者给我们主要指出了五条基本脉络。
第一条脉络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
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都已经有所了解了。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些曾经鼎盛一时的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地消亡了。
而和它们相比,我们的中华文明从来未曾中断过,从古至今,尽管面临过许多生死存亡的时刻,但是我们的先辈凭借着坚韧不拔的信念和智慧,成功地传递了文明的火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这就造就了我们对“传统”、对“历史”的重视,塑造了我们民族的独特性格。
接下来,中国历史的第二条脉络是:在从未中断的同时,我们的中华文明,也是一个非常“早熟”的文明。
早熟的意思是,我们的中华文明,很早地就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和繁荣。这一点和地理位置关系密切。因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人类古代社会的四大古文明,都兴起于大河流域,比如古埃及文明,就离不开尼罗河水的天然馈赠。这就充分地说明了灌溉农业的重要性,可以说如果没有大河、没有灌溉农业,文明也就无法形成、也无法延续。
而在四大古文明的农业生产条件中,我们中国的黄河流域,在四个大河流域中是自然条件最好的。黄河流域的土地是黄土,土质结构十分疏松,所以适合农业耕作。这一点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更加重要,因为当时人们没有高级的生产工具,只能利用原始的石刀、木犁,所以,土质疏松的黄土地,为中国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适合文明发展的“子宫”。所以,虽然中华文明在时间上比其他几个文明系统稍晚一些,但是它有着后发的优势,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很早就到达了成熟状态。
但是,早熟也有它的代价。一方面,我们文明的早熟是因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它为我们造就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是,另一方面,在文明基本成熟之后,由于我们的地理环境是半封闭的,同时我们周边的民族普遍落后,这就使得中国文明遇到的挑战很小,从而使它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继续探索的动力,没有像西方文明一样,开发出早期商业、工业的新可能,而是固守在农业文明之上,这也造成了中华文明欠缺自我剧烈变革的动力。
理解中国历史的内在逻辑
好,我再来看看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条脉络,那就是:“两头变化剧烈、中间不断循环”。
我们刚才说中国文明是连续的、没有中断的,但并不是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文明没有发生过变化。相反,中国历史经历过许多次重大的变化,在这其中,一头一尾的两次变化最为关键,它们分别是古代的“周秦之变”,以及近代的“卷入全球化之变”。
而这一头一尾之间,在“周秦之变”和“全球化之变”当中的两千多年,就是我们都熟知的“帝制时代”,也就是各个统治王朝不断兴替的时期。
这种历史的循环,被许多历史学家关注到,其中一位学者叫黄炎培,他曾经在延安的窑洞中和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探讨过这个问题。
黄炎培指出,中国历史的循环中存在着一个“历史周期律”,也就是说,每当一个王朝建立起来,过了一二百年的太平日子之后,总会出现“官逼民反”的现象,之后天下大乱,不久之后这个王朝就会被另一个新兴的王朝所取代。
关于这种现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如果我们打开视野,把世界历史的变化容纳进我们的观察,就会发现,这种频繁的改朝换代、易姓更王,其实并不是世界历史的常态。
也就是说,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历史的变化并不是这样的“王朝循环”,而是具有更强的延续性。我们知道的日本、英国等等君主立宪的国家,甚至一直把古代的制度延续到了今天。
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会陷入这种循环呢?最基本的原因是,在郡县制下,古代政府对于整个社会的汲取能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而一旦这种汲取能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就会很快超过社会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
不过,在这种循环中,还隐藏着中国历史发展的第四条大脉络,那就是,在一头一尾两次巨变中间,中国政治和社会一方面不停地循环,另一方面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演进。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的历史陷入过不断的王朝循环,但是这不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在过去,有西方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的历史完全没有进步,中国古代是一个完全僵化的、停滞的时代。但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中国历史中的一条隐含的主线。那就是,在两千多年间,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方法、行政技巧,都在不断地演进、改革,在努力跟进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后一条大的脉络是边疆与中央的关系问题。
中国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带,很早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中国人也习惯了有一个中心来领导社会的方方面面。
但是,有趣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新兴政权,都是起自边疆地区。比如,商王朝替代夏王朝的过程中,相对于处于中央的夏来说,商人是来自边缘的民族,是“东夷”。
随后,到了商王朝被周王朝替代的时候,类似的变化又发生了。对于处于中央的商人来说,周人也是边缘民族,是“西夷”。
这种边缘与中央的互动关系,一直都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到了汉代以后,甚至还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几乎都是起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占据半壁江山,或者一统天下。在这其中,曾经占据过半壁江山的有鲜卑的北魏、契丹的辽朝和女真的金朝,而做到过一统天下的,则是蒙古的元朝和满洲的清朝。这些少数民族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曾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因此,边缘民族入主中原,不是一时一世的特例,而是中国历史的规律性现象。这一规律性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