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冬至越来越近了。
今年12月22号,农历的十一月初十,冬至就来交接了。
北方最低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
阳光变得越来越短暂,白天的时间被无情地压缩。
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间极短,傍晚时分就匆匆落下,日照时间不过寥寥几小时。
大部分地区都是阴云密布,阳光无法直射到地面。
气温也随之而下降,北方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严冬。
即使在正午时分,太阳也只是懒洋洋地挂在南面的天空,散发出幽幽的光,带不来一丝的暖意。
天空整日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仿佛要将整个天空压垮。
枯黄的树木毫无生机,萧瑟的北风在其间呼呼地刮过,发出沙沙的响声。
偶有几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儿。
在枝头上落寞地鸣叫,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无比悲切。
冬至大如年在中国,冬至不仅是一个天文现象,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将其视为一年之大,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各地都流传着包饺子、吃汤圆的习俗。
人们相信,亲手包制的饺子和汤圆,能带来新的一年的好运。
冬至的饺子和汤圆,美味可口。
这种传统美食把全家人聚在一起,增进感情,也寓意着新一年万事如意、家庭美满。
这种传统已经历经千年的沿袭,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也许饺子和汤圆的味道,因地域和家庭而异,但那温暖幸福的意义是相通的。
冬至这一天,不仅在历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民间气象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乡村老人常说:“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
就是在描述冬至当天的时间点,可以决定之后一个时期的天气情况。
这是什么意思呢?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如果来得早,碰上十一月月初,老一辈就称之为“头冬至”。
这类头冬至后,北方多会有一波暖流到来。
气温升高,天气反而转暖。
牛羊等牲畜还未完全适应低温环境,恰在这时大雪封山,它们无法出门觅食,终于冻死在畜棚。
所以老人们才有“冬至在头,冻死老牛”的说法。
这是一波反常的暖流,带来的假象,让人猝不及防。
老黄牛生活在北方一带,本该是抗冻能力极强的,也难以抵御头冬至后的大雪封山与严寒。
这样的头冬至每过去,就是北方数月的严冬天气。
极端低温、大雪封闭交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所以头冬至对于许多北方人家来说。
其实就是灾难性天气的开端,后续漫长的寒冬才正要来临。
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如果冬至来得晚些,大约在农历十一月十五左右。
老一辈就称这是“尾冬至”。
尾冬至后的气候,通常比较稳定,进入了真正的严寒期。
气温持续低迈运行,再也不会出现头冬至时那种反常的暖流。
这时极端的低温,也就不至于出现,老百姓们只需一件单薄的棉衣就足以御寒。
所以老人们说:“冬至在中,单衣过冬”。
那“中”字,就是指农历十一月中旬,气候转凉但不算寒冷。
这属于温和的冬天,不至于像头冬至后那么极端。
尾冬至过后的北方,虽然气温很低,但老百姓已经做足了应对严寒的准备。
他们识时务地添置保暖衣物,储备饲料禽草,所以也不那么惧怕漫长的冬天。
可见尾冬至,反而让人感到稳定和可控,没有头冬至时的反复无常。
今年的冬至,来得极早,正赶上农历十一月的初十。
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这就是“头冬至”。
预示着此后一个时期气温的大幅波动,以及接踵而至的大雪极寒。
头冬至之后,北方很可能先是一波春暖花开的假象。
所以在喜闻乐见,气温回暖的同时,也要防患于未然,注意囤积食物和生活必需品。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老百姓尽早添置几件羽绒服羽绒裤,以应对大雪后接踵而至的极端严寒。
今年的头冬至提醒我们,面对自然的变化不能掉以轻心。
只有提前应对各种可能的天气情况,才能减少灾害性影响的发生。
写在文末农村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民谚,是古人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
在当今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仅仅依靠老祖宗的预测方法,有时难以准确掌握天气的变化。
这些民谚是否还能适用当下,我们需要审慎地甄别取舍。
所以,我们需要抱着开放和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老一辈的谚语。
既要充分肯定古人智慧的积淀,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时代的变迁,可能影响这些谚语的适用性。
我们应当保留其中的精华部分,作为分析判断天气的一个有益参考。
同时也应直面它们在当下应用中的局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生活。
一会儿暖冬,一会儿冷冬!不知道哪句是真的
暖,冷,要到明年才知道[呲牙笑]
今年(2023年)什么时候冬至?十一月初二?我怎么查是初十呀
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
专家预测今年是暖冬,可是今年比任何一年都冷。
說的好,中華紀年最穩准,必須繼承,中華紀年4721,去掉消滅洋曆假衣
问下那年冬至在12月23号?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