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这里是小舟追剧。
今天,让我们再次踏入《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的精彩世界,深入挖掘第 4 集《根脉》中鲜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
1、郭荷:乱世坚守,传承学脉
公元 220 年,历经 409 年漫长统治的汉帝国轰然崩塌。公元 311 年,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部落联盟气势汹汹地向中原发起大举进攻,史称 “五胡乱华”。
曾经千里沃野、繁华富庶的中原大地,瞬间沦为人间炼狱。那些身世显赫、家学渊源深厚的名门望族,被迫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做出艰难抉择。一部分大族南下,奔赴长江流域;另一部分则向西北迁徙,渡过黄河,最终抵达河西走廊。
郭荷,这位毅然抛下所有家业的学者,大约就在此时,随着逃难的人群踏上了前往河西走廊的道路。同行的,除了追随他的一众弟子,还有承载着数代家传智慧的经史典籍。
当郭荷带领着弟子们穿过武威,行至张掖郡马蹄山下的临松薤谷时,众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这里青山环抱,翠谷幽深,宁静祥和的氛围让郭荷的内心涌起一股久违的安宁。他深知,这便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安居治学之所。
郭荷来到临松薤谷的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在河西士林间激起层层涟漪。年轻的学子们纷纷慕名而来,郭瑀便是其中之一。
某个晴朗的上午,前凉王张祚的使者带着贵重礼物面见郭荷,希望郭荷出山,去做前凉主管教育的“博士祭酒”。郭荷婉言谢绝了。身处乱世,他只想专心做学问,而拒绝做官也是他们家族的家训。
尽管使者表示理解,但前凉王的意志同样很坚定,他不断派使者登门拜访。郭荷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使者的要求。
当年已八旬的郭荷一路颠簸到达武威后,并没有担任官学主管,而是被雪藏到前凉王宫内,成了陪太子读书的宾客。与他一起成为宾客的,还有另一位被迫出山的大学者宋纤。
年迈的宋纤被逼出山后曾多次请辞,皆被张祚阻拦。最终,他选择以绝食自尽的方式,保全学者的自由与声明。
郭荷对前凉政权的热情,因为宋纤的悲剧和张祚的无为,被熄灭了。他向张祚请辞,张祚没有阻拦。
不久之后,84 岁的郭荷溘然长逝,结束了他传奇而又波折的一生。

2、郭瑀:传承师志,坎坷前行
郭瑀将老师郭荷葬在了书院的旁边,他素孝裹深,冬寒夏暑为老师守孝,一守就是三年。
三年期满后,郭瑀向临松薤谷的深处走去。他希望更加远离世间的纷争,传承老师郭荷的做法,在这清幽的山谷中向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
学习之余,他还带领门下弟子在马蹄山开凿石窟。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片原本只为安身而建的石窟,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将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造像圣地。马蹄寺石窟群,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河西走廊上儒家与佛教两大文明交汇的见证。
尽管郭瑀为人低调,一心向学,但新任前凉王张天锡的使者不断向郭瑀发出邀请,郭瑀不为所动,恼怒的使者下令抓捕郭瑀的学生,郭瑀被迫出山,就在他们到达武威后不久,前凉王张天锡的母亲忽然去世,郭瑀随即趁乱回到了马蹄山下。
公元383年,前秦内乱,前凉国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起兵反秦,而校尉王穆也在酒泉发兵响应。王穆请求郭瑀出山相助,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郭瑀很积极,因为此次是多年好友求助,他决定伸出援手,仗义相助。
然而,王穆生性多疑,又听信谗言,大事未成却杀功臣宿将,郭瑀心灰意冷下离开。此后,郭瑀连续 7 天不吃不喝,最终在酒泉南山含恨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

3、刘昞:坚守学术,传承文化
刘昞不仅是郭瑀的徒弟,也是郭瑀的女婿。刘昞目睹了岳父郭瑀出山失利到最终死去的全部过程,他决定隐居深山,继续他的讲学和著述。
几十年过去,刘昞已经成为河西士林的领袖。前来邀请他出山做官的人络绎不绝,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公元400年,时任敦煌太守的李暠在敦煌自立,在河西走廊西部建立了西凉政权。李暠亲自登门拜访,礼贤下士的举动让刘昞感动。
刘昞欣然出山,出任西凉主管文教的“儒林祭酒”,此后,任凭外界如何风雨如晦,刘昞只一心安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继续在官学体系中从事著述与教学工作。
他一生著述不下一百二十卷,是五凉时期学术著述最多的学者。

北魏政权进占河西走廊之后,发起了规模宏大的东迁。动迁时制定的政策是,年逾七十以上的长者可以获准,不必东迁。
80多岁的刘昞选择留在河西,漫漫归乡路上,刘昞路过张掖的时候,他执意要去看一眼当年师徒谈经论道的临松薤谷。那些亲手开凿的石窟,样貌依旧,最终刘昞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敦煌,他选择了魂归临松薤谷。
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上,人们几乎再也寻找不到那些大儒的踪迹。但祁连山凛冽的雪线还在,那些讲学修行的洞窟还在,还有考古发掘出的历史遗迹。
在那个天下分崩、豪杰并起的年代,以郭荷、郭瑀、刘昞三代师徒为代表的河西学者不仅见证了五凉政权的百年风云,更牢牢坚守着一份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与儒学传承的使命。
他们开办规模浩大的私学,与政府官学相辅相成,教育与著述并重,造就了五凉时期河西儒学昌盛的景象,河西走廊因此成为中国北方的儒学文化中心。
他们的精神和贡献,如同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