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长前后眼?曾为恒大庆典朗诵,播音名家虹云去世后,仍被嘲晚节不保

瑜说还休 2025-02-15 17:40:13

近日,81岁著名播音员虹云去世,她是新中国第一批主持人之一,曾主持过知名节目《话说长江》、《午间半小时》等。

不过,在网上的评论中,却有人择出虹云当年在恒大地产20年庆典会上,朗诵的那句“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交房”来说事,还有网友化用为“当天去世、当天火化、当天下葬”云云,对这位刚刚过世的艺术家进行嘲讽。

首先,“死者为大”!——作为一个知名的播音艺术家,我们还是不要太过刻薄了,而应多些宅心仁厚的宽容。

虹云当年为恒大庆典朗诵,不过是很常见的一种商业活动而已,也算不上是多么大的人生瑕疵吧?

虹云这一代老艺术家,并没有赶上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风口,所以,他们可不像后来的艺人们,一个个轻轻松松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这一代老艺术家,更多赢得的是良好名声,但是,随着艺术市场化的到来、深入与广泛,他们有些人也偶尔“下海”挣些钱,其实仍可以理解——谁不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呢?

所以,在恒大当年无比红火之时,为其代言、做广告、发软文的人多如牛毛,虹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已——若是可以因此这样对待虹云,那是不是曾经与恒大合作过的人,都要被如此嘲讽一番呢?

其实,当年整个中国的房地产业,都是红火到了疯狂的地步——类似“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交房”的表述,这在当时,还真不算是太过分、太夸张吧?

且在那个全民炒房的时代,像虹云朗读的这种软文式文稿,也很大可能并非是其原创,她只不过是读一遍,以此拿点朗诵宣传的辛苦费而已。

最为关键的是,对于房地产业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当年红极一时的恒大,哪个人会有前后眼呢?谁又可以未卜先知,猜测到多年后的景况呢?

当年,又有几人,可以早早预料到恒大当今的结果?所以,对于一位老播音艺术家,我们也不必太过苛刻,要求她长了前后眼吧?

像当年恒大聘请的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年薪据悉高达1500万元——可是,如此专业且拿着如此天价薪水的他,当时,可能预测出恒大的今天之窘状呢?

即使商场上成精的马云,当年还被许家印“忽悠”投资了恒大足球12亿元——可现在呢?广州恒大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是不是也要嘲讽马云,亦是晚节不保呢?

没有任何人,永远能“长着前后眼”——有着百分之百精确的预测能力,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更不要强求虹云这样的外行人,能对当年恒大的未来走向,具备多强的预测能力。

而且,仅仅是一次软文式的朗诵,其并未产生重大的误导与危害性——那甚至仍算得上是对当时中国房地产业,以及恒大地产的相对客观之描述,那么,我们何必因此就将这视作虹云的人生滑铁卢?还要在她去世时,仍如此嘲讽这是“晚节不保”呢?

对于公众人物,比如各界明星等,公众当然可以对他们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这样的道德要求,也不必无限拔高。

不要将他们视作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更不应认为他们的道德生活,就必须毫无瑕疵、完全纯洁——事实上,哪怕是人类历史上公认的伟人,其实,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

对于艺人等明星之类的公众人物,多些严格要求的标准,当然可以有,但是,我们或许更应将这种“公众人物要求标准”,施之于掌握公权力的人身上——毕竟,批评相对无权无势的艺人们,既很容易,也极安全。

但是,对于人民赋权的官员们,事实上,才最应受到严格要求与监督,权贵们才应被公众严格要求,必须是“早节、中节、晚节都保”才行!

而对于艺人之类的公众人物,相对而言,则可以保持一定的社会宽容度,否则,那就会有“欺软怕硬”的虚伪道德家之嫌了!【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0 阅读:16
瑜说还休

瑜说还休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