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广东农家子弟上北大,全村凑车费,38年后每户送1栋豪宅

海蓝看教育 2024-08-20 15:41:30

“听说了吗?陈家的陈生考上北大了!”

1980年夏天,广东湛江遂溪县官湖村,一阵兴奋的喧哗打破了村子里久违的平静。乡亲们三三两两地朝陈生家走,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陈生考上了北京大学。

这在当时的官湖村是天大的喜事。消息迅速传遍了全村,陈生家的气氛却出乎意料的沉重。

当村民们走进陈生家,看到的是一片愁苦的景象。

陈生的母亲坐在凳上,脸上没有喜悦,眼睛红红的,仿佛一夜未眠。

一位村妇走上前,问道:“孩儿他妈,咱村出了个北大学生,该高兴才对,你怎么一副愁眉苦脸?”

陈生母亲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些许疲惫和无奈:“是呀,考上北大本来是喜事,可是我们现在连去北京的路费都凑不齐。”

这一番话,让在场的乡亲们都沉默了。

家境贫寒的陈生家一直是村里的困难户,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几兄妹。尽管如此,陈生却一直是全家人的希望。每次考试都拿高分,是公认的三好学生。

“大伙儿,陈生可是咱们村的骄傲,我们怎么能让他走不了呢?”一位村中公认有威望的长辈发话了:“我们得想办法帮他凑凑。”

乡亲们纷纷行动起来。有人拿出了积蓄,有人把家里的鸡蛋鸭蛋拿到集市上换钱。大家你一块,我五毛,很快就凑够了好几十块,陈生的车票问题解决了。

看着乡亲们的一片热心,陈生的母亲感动得泪水止不住地流。

那天晚上,陈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乡亲们的期望。

陈生踏上北大的校园后,生活并不容易。

冬天的早晨,他常常在寒风中走向图书馆,手指因寒冷而僵硬。

夏天的午后,他依旧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汗水湿透了衣襟。

陈生知道,自己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更不能辜负乡亲们,将来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毕业后,陈生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努力,进入了广州市委办公厅工作。

领工资的时候,陈生惊喜地发现,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居然有68元。在他的老家,这简直是一笔巨款。

陈生终于苦尽甘来,跳出了“农门”。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仅仅如此,并不能回馈乡亲们的帮助。

在办公厅工作了6年,陈生深思熟虑之下,毅然决定自己要辞职创业。

母亲说:“你疯了吗?咱家祖上积了多少年的德,才培养了一个国家干部,你说不干就不干,对得起你早死的爹吗?”

说着说着,母亲的眼泪就下来了。

陈生却异常的坚决:“妈,我心里有数。我之所以辞职,就是为了让你过得更好,不让你再受苦。”

创业初期,陈生也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他凭借着坚持和智慧,逐渐站稳了脚跟。

1990年,陈生成立了公司,迅速在房地产市场上崭露头角。后来的陈生,还涉足农业,创办全国首家屠夫学校,业务不断拓展,成为了亿万富翁。

北大毕业干起了养猪的营生,这样的选择,被有的人质疑“不光彩”。甚至,陈生的校友——也是屠夫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面对自己的职业标签,曾经觉得抬不起头。

陆步轩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可是,陈生对于自己养猪的经历,却很坦然。

在创业20周年之际,陈生被央视评为全国“三农”致富榜样。2013年,北大邀请他回校分享创业经历。在这次演讲中,陈生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演员不仅有漂亮的,还有长得不好看的丑角,我们就是北大的丑角。”

北大校长许智宏对于陈生和陆步轩的选择一锤定音:“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没什么不好。”

富起来的陈生,没有忘记当初乡亲们的滴水之恩。

怎么才能报恩呢?陈生想了很久,决定为家乡官湖新村建设了258套别墅,让帮助过他的乡亲每户都能分一套。

陈生建的这些别墅,每一栋都是“豪宅”、配有现代化的设施。当乡亲们领取到钥匙时,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陈生还在家乡建了个大型养猪场,为乡亲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用实际行动帮助家乡发展。

尽管陈生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他依然保持简朴的生活,每年只在公司附近的平价商店买几身衣服。

陈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的故事,不仅激励了家乡人,也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

0 阅读:14

海蓝看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