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跑了,谭嗣同却选择留死,变法失败背后的秘密令人咂舌

三楼的猫头鹰 2024-11-04 10:05:47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无数人的梦想,也成就了无数人的传奇。

1898年,古老的中华帝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动荡,那一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试图通过变法图强,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但这场变革却以失败告终,康有为顺利逃生,而六位仁人志士却血洒菜市口,他们就是“戊戌六君子”,他们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01

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悲剧

当初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重新掌权,对维新派人士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闻风而逃,流亡海外,而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则未能幸免,被捕入狱,最终被处以死刑。

这六位君子皆因变法殒命,然而其命运轨迹大相径庭,身后之事亦截然有别。有人从容赴死,有人仓皇逃亡,有人曝尸荒野,有人魂归故里。

首先是谭嗣同,这位湖南名门之后,变法失败后,他本有机会逃亡,但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

他最终在菜市口遭斩首之刑,幸有浏阳会馆的老长班刘凤池与侠肝义胆的大刀王五,遗体方得运回湖南老家安葬,身后事才有所着落。

与谭嗣同的从容赴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康广仁的凄凉结局。这位康有为的弟弟,在变法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可变法失败后,他却没能像哥哥那样及时逃脱。他被捕后,同样被处死于菜市口。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遗体竟然曝尸街头两日无人问津。最终还是广仁善堂的工作人员将其草草收殓,埋葬于乱葬岗。曾经为国家前途奔走的他,死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令人不胜感慨。

林旭这位福建福州的富家子弟,他的命运同样令人扼腕。他的妻子沈鹊一心想为丈夫收尸,却遭到家族的强烈反对。

在那个注重名声的年代,家族不愿因为“乱党”的罪名而蒙羞。

最终林旭的叔父从福建老家赶来,将他的遗体运回安葬。沈鹊的遗憾,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缩影。

而杨深秀,这位来自山西的士绅,他的身后事则多亏了同乡的仗义相助。山西商人刘笃敬冒着巨大的风险,派人将杨深秀的遗体收殓并运回山西老家安葬。

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这样的义举显得尤为珍贵。

同样来自四川的杨锐和刘光第,他们的命运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变法失败后,两人一同被捕,一同赴死。

他们的同乡李徵庸得知消息后,不顾自身安危,从天津赶来,为他们购置棺木,并将他们的遗体护送回四川老家。

六君子的命运各不相同,他们的身后事也各有悲欢。这其中,既有个人选择的因素,也有时代环境的制约。

02

留京就义的深层原因

谭嗣同的慷慨赴义,一直被后人传颂。

谭嗣同的形象被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成为了后世理解谭嗣同选择留京就义的主要依据。

不过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复杂而多面的,除了“以血唤醒国民”的崇高理想之外,谭嗣同留京就义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来是为了保护他的父亲谭继洵。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是封疆大吏。

谭嗣同心知肚明,其参与的“围园杀后”之谋倘若败露,那后果定然极为严重,难以想象。整个家族怕是都跑不了,尤其是他的父亲。

与其让父亲遭受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不如自己一人承担所有责任。

并且谭嗣同当时可能身患重病,根据梁启勋在《戊戌前后康、梁史料补遗》中的记载,谭嗣同曾对梁启超说过:“我有肺病,寿命不会很长……”。

此外毕永年在《诡谋直纪》中也提到,谭嗣同的病情在变法期间一度加重。如果谭嗣同自知时日无多,那么选择留下,以死明志,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当然“以血唤醒国民”的理想也是有的,谭嗣同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变法图强是挽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他希望用自己的牺牲,唤醒麻木的国人,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变法运动中来。

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谭嗣同留京慷慨就义的完整画面,展现出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它们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谭嗣同的最终抉择。

诚然历史的真相或许终究难以被全然还原。其复杂性与多面性,注定了我们只能在追寻中不断接近,却难以抵达完全还原的彼岸。

我们能做的,只是根据现有的史料,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尽可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所思所想。

03

六君子牺牲的深远影响

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菜市口,也震动了整个中国。他们的牺牲,在不同群体中激起了不同的反应。

对于维新派来说,六君子的死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海外悲痛之余,也更加坚定了变法图强的信念。

他们通过创办报刊、发表文章等方式,大力宣传六君子的事迹,将他们塑造成为了变法的殉道者,激励更多的仁人志士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

只是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六君子的牺牲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清廷的宣传机器把六君子诋毁为“乱臣贼子”,肆意散布诸如他们“图谋不轨”“祸国殃民”之类的谬论。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许多百姓信以为真,对六君子非但不同情,反而抱有敌视的态度。这种舆论环境,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麻木和愚昧,鲁迅先生后来在文章中也曾提到过这种“看客”心态。

清廷处死六君子,除了清除异己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杀鸡儆猴,震慑那些心怀改革的知识分子。慈禧太后曾说过:“若不除掉这些狂妄之徒,将有朝堂难安之忧。”

这句话充分暴露了清廷顽固保守的本质,以及对任何改革的恐惧和抵制。

但六君子的鲜血并没有白流,他们的牺牲,唤醒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反思。

于上海、广州等地,部分开明的士绅与文人悄然开启私下研讨,对变法予以思索,深刻反思国家之命运。他们或许没有公开表达对六君子的支持,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埋下了变革的种子。

0 阅读:7

三楼的猫头鹰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