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周晋美,今年68岁,退休多年,每月有4000退休金。
二婚老伴去年突发疾病走了,我回自己的老房子独居。
大年初二,继女带着两个孩子来给我拜年,我给小孩子1000红包。
继女吃完饭带孩子回家,我午睡时,发现枕头下大红包,有5000现金。
来自周晋美的讲述,真挚而又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感恩,让人感动。
我跟二婚老伴在一起15年,真正感受到家庭温暖,亲情互助,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再婚这些年治愈我前半生的艰辛,也让我真正享受到母女深情互助的温暖。
我有亲生女儿,这么多年,在婆家人的各种挑唆下,我们母女间的关系水火不容。
跟前夫离婚,本是他的过错,婆家人却说是因我的错导致前夫有了婚外女人和家暴。
如此颠倒黑白的诬陷,女儿却信以为真,不论我如何真心对待她,她都把我当“恶人”。
50岁退休,女儿结婚生娃,我说去帮忙,她说怕我教坏了她的孩子,让我给钱就好。
亲生女儿如此对待我,我也算是彻底寒心,不给钱,也不去帮忙,随缘好了。
遇到二婚老伴,他给我温暖的关心和帮助,跟他牵手走进婚姻,真正享受家庭幸福。
都说二婚夫妻皆是贼,各怀心思,只为自己的孩子谋划。
我和老伴在一起发现,彼此只要真心坦诚相待,相互体谅帮扶,定能越过越好。
老伴也有个女儿,结婚晚,三十多岁生第一个孩子,没有亲婆婆,我去帮忙伺候月子。
继女对我万分感激,每月给我5000费用,而我把这笔钱都用在我们的生活费里。
我和老伴不仅在继女家居住,帮忙带娃,还给他们做饭,收拾家务活。
等到小孩子上幼儿园,我和老伴才回自己家居住养老,感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微妙。
亲生女儿从未给我买过衣服和首饰,而继女不仅年年给我新衣服,还记得我的生日。
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我对继女有帮助,有价值,继女才会对我好。
难道我对亲生女儿不好吗?我和前夫离婚,虽然女儿跟随前夫,但我是好吃好喝给她买。
换来的却是女儿对我的嫌弃和恶毒的言语攻击,似乎她人生所有的不快乐皆是因为我。
说到底,亲生女儿没有感恩的心,不懂得体贴做母亲的不易,她只想得到不愿付出。
女儿结婚那么多年,很少给我打电话,只有在要钱援助时,才会喊我一声“妈”。
而继女不论啥时候,那声“阿姨”喊的我舒服温情,对我也是好好说话,关怀备至。
我和老伴再婚第9年,我因病住院做手术,当时我给女儿打电话,告诉她我在医院。
女儿冷漠地说:“你不是有老伴和女儿吗?根本不需要我去照顾你,给我打电话干嘛!”
挂了电话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老伴拉着我询问咋了,我说女儿让我心寒了。
老伴给继女打电话,她开车就来医院,陪护我一周,还主动帮忙垫付所有的费用。
等我出院回家,老伴跟我说,报销完了,我们要把继女垫付的钱还给她。
我不仅把费用还给继女,还多给她30000奖励,人老了,手里的钱不过是“工具”。
亲生女儿只给我打过来两次电话,不冷不热地说几句安慰话,继女却实实在在照顾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前半生的心在女儿身上,而女儿却把我当作“坏人”。
如此反差让我真正懂得:不是所有的血缘关系才是亲人,心里真正在乎你的才是亲人。
从那次住院以后,我对继女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只要我能帮她的,我都尽力去做。
等到继女生二胎,我是主动过去帮忙带娃,出钱出力,别人以为继女是我亲生闺女。
人与人之间,你真我更真,唯有双向奔赴,彼此真心相待,才能走得更近长远。
去年,老伴突发疾病住院,不到一周就走了,我伤心欲绝,继女日日陪着我。
料理完老伴的后事,我做出重大决定,房子还给继女,家里的存款也都给继女。
我自己有退休金,还有这些年我的积蓄,足够我养老。
把这一切给继女,我只想留住我和她之间那份微妙的“母女情缘”。
历经人生风雨,有时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我希望自己与继女能够相伴永久。
继女说房子她要了,但存款说啥也不要,让我留在身边作为晚年的养老保障。
我的老房子也是继女找人重新装修,搬回去那天,继女还给我温锅。
我以为继女初二不会再到我这里来,毕竟我不是她亲妈。
谁知,初二一大早,继女带着两个孩子和礼物来到家门口。
这次,继女没喊我“阿姨”,而是直接喊“老妈新年快乐”,两个孩子还喊“姥姥过年好”!
亲生女儿和外孙都不曾给过的温馨,继女却给足了我温暖时光,让我内心温润一片。
我给两个外孙各包了1000块钱的红包,继女忙碌着做了一桌饭菜,吃完饭帮我收拾好。
继女带着孩子们走了,说十五请我去她家吃饭,让我好好休息休息。
进屋午睡发现枕头下的红包,鼓鼓的足足5000块钱,给继女打电话。
她说:“老妈,您就是我的老妈,我会好好的孝敬你,放心吧,老爸走了,还有我!”
原来,善良之人必被生活温柔以待,被岁月眷顾,被爱过的人牵挂!
结语:
有人说,二婚夫妻各取所需,各怀心思,也各想各的娃。
然而,凡事皆有好有坏,不是所有的二婚家庭关系都不好相处。
只要彼此都能真诚相待,老人有老人的姿态,子女有子女的行动。
二婚家庭也能和睦友爱,相互帮扶,相互体谅包容,给彼此温暖关注。
老人真心为年轻人付出过,资助过,年轻人记得老人的恩情,及时回馈老人一番孝心。
那些二婚中,不是亲生母女,也能相处的胜过亲生!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