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癌前疾病?慢性胃炎,会变成胃癌吗?

太乙堂 2020-07-16 09:59:07

什么是癌前疾病?

临床上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患者众多,其中极少数在10年左右发生胃癌,因此对于有消化道报警症状(指吞咽困难、进行性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及恶心呕吐4项)的患者应当及时行胃镜检查及多部位活检,以便于发现胃癌前疾病及早期胃癌。

胃黏膜癌肿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过程,即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这期间出现的病变称之为癌前病变。

因此临床上常把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称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期病变。

伴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肠型化生则称之为胃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的病理常有癌前病变的存在。

常见的胃癌前病变见于下列疾病:

1. 慢性萎缩性胃炎:该病是最重要亦最常见的胃癌前疾病,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

2. 胃溃疡:胃溃疡癌变率在0.4%-3.2%,仍以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多见。

3. 胃息肉:胃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大类。增生性息肉癌变率低,约1%;腺瘤性息肉有三种病理类型:管状腺瘤癌变率约10%、绒毛状又称乳头状腺瘤癌变率高达50%-70%、混合型腺瘤居于两种之间。可见腺瘤性息肉应当得到足够重视,此外息肉直径大于2cm、广基、多发性息肉癌病率较高。

4. 残胃:良性胃病行切除手术后5-10年以上以及胃恶性肿瘤术后20年以上再发生癌属于残胃癌,发病率一般为0.3%-10%。

5. 疣状胃炎:又称痘疹状胃炎,该病自然病程较长,有的数月自然消退,有的持续多年。其癌病率尚无统计数据。

6.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该病罕见,通常癌病率达10%-13%。

胃癌前疾病不等同于癌前病变,胃癌前疾病系具有恶变倾向的临床疾病。而癌前病变系病理学概念,又称作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根据其异型程度和累及范围,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的不典型增生可多年无进展甚至积极治疗后可逆转,但75%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在8个月内演变为癌症。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如能及时发现,通常可以内镜下切除,预后良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及时干预治疗

对于刚发现的浅表性胃炎,日常注意饮食就行了,不需要治疗,因胃粘膜自身有自我修复功能。但如果胃炎症状一直不好,反反复复,就要提高警惕了,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叫胃癌前病变。普通的炎症可以恢复,但慢性萎缩性胃炎则是不可恢复的。除了炎症反应外,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常伴有胃深层腺体的减少或消失,此时需注意及时干预治疗,定期复查。

0 阅读:0
太乙堂

太乙堂

太乙堂中医专注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