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拍摄过程中的“崩溃瞬间”,我想凡是拍摄有一段时间的人,都有碰到过。而且很多时候还是自己的粗心大意导致的。这篇文章里我们就从拍照与拍视频两方面来讲讲这个问题。
照片拍摄
先来说拍照,拍照最强调的是曝光,很多人喜欢用M手动曝光,认为只有用M档拍摄,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专业(其实并非如此),而用手动曝光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前后光线变化比较大的不同场景里拍摄时,如果忘记调整参数,那拍出来的照片一定会翻车,而且很多时候后期都无法补救。比如在日落时拍摄风景,如果未能根据光线的变化适时调整快门、光圈或ISO,可能会导致画面过曝或欠曝,为避免这一点,拍摄者应在拍摄前快速判断光线条件,灵活调整曝光参数,确保画面曝光正常。
不注意拍摄时的对焦,随意选择对焦区域,选择一个最大的对焦区域,当在拍摄一些被摄主体比较小的题材时,虽然也进行了半按快门对焦,但由于对焦区域过大,导致拍出来的主体不够清晰,这个也是后期无法补救的。正确的做法是,在拍摄场景比较大,主体不明确的题材时,可以选择大的对焦区域,如果是拍摄主体比较小,场景还比较大,那就选择小一点的对焦区域。以保证对焦的准确性。如果使用自动对焦对不上,要及时转为手动对焦来拍摄。
相机内没有存储卡,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人都有碰到过。兴致勃勃的背着大包小包的摄影器材赶到拍摄目的地,架好机器,等待拍摄时机的出现,然后按下快门拍摄。这当中根本不知道相机有没有存储卡,为避免拍摄时机的错失,一时还来不及查看拍摄的照片。等完整的一轮拍摄下来,自认为所有精彩瞬间都拍摄下来了,回看的时候,就傻眼了。相机内没有存储卡,照片没有存储,所有拍摄全部白费了。这个事情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所以我们拍摄都会备有几张卡,而且在每次拍摄之前,都会进行试拍查看。
还有我们在拍摄时,经常会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题材选择不同的镜头与配件。然而,很多时候,匆忙中选择了不适合的镜头或者忘记使用某些必要的配件,最终拍出的照片可能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比如,如果想拍摄一幅宽广的风景,却使用了用于人像拍摄的定焦镜头,结果画面不够宽广,使画面效果大打折扣。还有在拍摄长曝光或者在弱光环境下拍摄,忘记使用三脚架或开启防抖功能,结果导致这类题材拍出来都不够清晰。因为拍摄这些题材,快门速度都比较低,这就使相机的任何微小晃动,都可能使画面变得模糊。因此,在每次拍摄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所拍的题材,根据题材来选择合适的镜头与配件。
视频拍摄
说了照片拍摄,再来看视频,由于视频的画面是运动的,所以这当中帧率和分辨率的设置就比较重要。如果拍摄时未根据场景的需要调整帧率,可能会导致画面不流畅。例如,如果拍摄快速运动的场景时使用低帧率,画面就可能出现卡顿或拖影。而若分辨率设置不当,则会导致画面变得模糊不清。这些都需要在前期设置好,否则后期是没有办法补救的。
拍摄中忘记声音的收录与处理。也是让人很崩溃的,因为很多时候,即使画面拍得再好,要是没有声音,可能整个拍摄都作废了。具体表现在没有正确调节麦克风的增益,或忘记启动外部麦克风。比如,在拍摄访谈或纪录片时,若未能检查音频设置,可能会导致录音时出现背景噪音,或者声音失真,甚至完全没有声音。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拍摄之前一定要试录,然后回看画面,确定声音的正常。
综上所述,粗心大意是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误,但这些问题大多数都能通过细心检查、充分准备和实时调整来避免。无论是拍照还是拍视频,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检查拍摄设置是减少失误、提高拍摄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