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批复山西规划:重点打造4大交通枢纽,将为山西带来哪些变化

地理爱热叭 2025-04-21 15:04:54

干着开火车的大事,领着烧锅炉的工资。如果说全国哪个省当得起“美强惨”的设定,山西恐怕当仁不让。作为曾以煤炭之力一手拉起整国经济KPI的救世型选手,如今的山西经济常年吊车尾不说,去年还喜提倒一身份,地位降级简直不要太严重。

就连中央也看不下去,大手一挥批复了山西新规划,誓要将“锅炉房”打造成“菜鸟驿站”,并着重勾画了几个重要城市作为交通枢纽的打造计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偏偏山西混得这么惨,以及那些即将迎来发展新机遇的“交通枢纽”城市们。

去年山西GDP约为2.5万亿元,总量仅占全国1.8%不说,同比去年还下降了整整500亿元。作为常住人口高达3600多万的中等规模城市,山西的发展下滑显然正在高速进行时。正如国家的兴衰是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客观结果,山西“由盛转衰”的发展式微史也存在多方面因素的相互拖累。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简单来说,山西之所以“拥强而身弱”,主要有两大方面原因,一个是地理位置,一个是能源储备。

我们都知道,山西之所以会被叫做山西,是取其“身处太行山之西”的寓意。自明朝以后,太行山脉就如同一条标准的楚河汉界,分出了山西山东,河南河北这山河四省,也将山西踢出了西北地区,使其成为了自然资源丰富,但平原面积却仅有20%的尴尬存在:约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供生产利用的平原不到3万平方公里,现代化产业群在此扎根及发展基础有限且薄弱——这是其一。

其二,山西虽自然资源丰沛,且拥有已探明煤炭储量在2000亿吨以上的河东煤田,但过度发达的煤炭业反而桎梏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过往几十年毫无节制的开采之下,山西多地土地塌陷,煤炭能源告急,加之绿色发展的大政方针在前,被砍掉左膀右臂的山西无力培养其他产业来接替发展重担,经济自然急速下滑。

这是山西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时代发展造就的顽瘴痼疾。想要凤凰涅槃,就必须另寻发展桃源。所以在审慎思考过后, “交通枢纽”规划应运而生。也许你会问:不过一个内陆省份,山西为什么担得起重要交通枢纽的身份?

没有什么数据比地图来得更直观。或许在我们的印象中,山西常常与黄土高原捆绑出现,但从地图上看,它却实打实位于华北、西北、华中地区的接壤边缘,北接京津冀,南连中原大地,西通丝绸之路,东达渤海,说一句“四省通衢”并不为过,再加上有北京、天津这两大直辖市当邻居,通过交通来提升本地GDP,其实是一条事半功倍且大有可为的路子。那么,整整11个地级直辖市,谁最有可能得到这次发展机会呢?

我们先来看太原。作为山西省会,太原承担了本省大部分的经济发展任务。早在煤炭业发达的年代,它便近水楼台获得了发展交通的便利,石太、京广、太中银等著名铁路干路都途径太原,这些线路纵横交错,在给太原织就了一张纵贯南北的交通网的同时,也将东西南北的各项优质资源输送入晋。

再加上武宿、尧城两大通用机场坐镇,太原的军工、医疗、教育优势也能全力彰显,如果规划得法,太原大可以成为山西发展经济的“永动机”。

与太原相同处境的还有大同。自“建设交通强国”成为共识,大同便被纳入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多年的规模发展下,这个“山西北大门”早已体系成熟。公路方面,大同身担沟通华北、西北重任,京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均在大同交汇,实现了与北京、呼和浩特、张家口等省市的3小时快速互通;铁路方面,京包线、丰沙线、大秦线串通北京、秦皇岛等重要城市,在建的集大原高速铁路、大张高铁等,

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通道”的主要项目,正式通车后,对大同的煤炭出口大有裨益。除此之外,云冈机场已经开通15条国内航线,通达城市高达24个,“空中门户”实至名归。可以说,铁、陆、空三大立体交通网强强联手,风电、煤炭、人文优势三管齐下,大同未来大有可为。

其次,长治的综合实力也不容小觑。作为晋南的重要城市,长治虽不如大同、太原那样广为人知,却未尝不是助推山西发展的黑马城市。从经济情况来看,这座人口315万的中心城市GDP一度突破2300亿元,稳坐山西第二大经济体宝座,其交通发展也十分成熟。

据2023年的官方数据显示,焦太高铁将长治、晋城接入了全国高铁网络,自此太原至焦作通行时间被缩短到1.5小时左右,聊邯长高铁接洽山东聊城与河北邯郸,不仅连接了晋东南、山东半岛,还实现了包括京广高铁、京沪高铁、京九高铁在内的众多线路实现互通互联,再加上其毗邻河北、河南的地理优势,打通交通路线后,山西有望整体融入京津冀,乃至中原经济圈。

除此之外,临汾也同样具有交通优势。作为历史上尧帝建都之地,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理位置奇特:汾水贯穿其境,东靠太岳、西接黄河,甚至还能与陕西延安隔河相望。这样的人文与地理环境优势,对临汾发展旅游交通十分有利。据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末,临汾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9570公里,京昆高铁、大运高速连接平川6个县市,瓦日铁路贯穿境内龙马、辛堡、洪洞北等多个站点,煤炭货运量高达1.03亿吨,大西高铁将运城盐湖、临汾壶口瀑布等景点串联成线,“一日游三晋”从畅想变成现实。总占地面积2086亩的乔李机场开通25条航线,通达28个城市,仅2020年就完成客运量57.1万亿,区位优势不容小觑。

可以说,交通枢纽的陆续建成,将有助于山西完成从“内陆城市”到“开放高地”的完美跃升,这不但给晋内多个城市带来发展新机,更成为了山西全省在新时代转型发展的“金钥匙”。这座因煤炭起家的城市,必将以通达的交通起笔,完成新一轮的蝶变。

信息来源:

《太原武宿机场扩建与"六放射"交通网》

《大同中欧班列与物流数据》

《智能化煤矿与算力中心建设》

《国家战略与交通网络规划》

0 阅读:40
地理爱热叭

地理爱热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