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认为种玉米嘛,只要播种了就不用操心了,苗自然就会长得好,其实并非如此。
我们常见的病虫害有很多种,尤其是对于春播玉米。
地老虎、金针虫和灰飞虱都会在苗期阶段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你可能不知道,地老虎的繁殖力极强,它们的幼虫会啃咬玉米幼苗的根茎,造成苗断根死亡。
金针虫也不甘示弱,它们专攻玉米种子的胚乳部分,使得玉米种子无法正常发芽生长。
至于灰飞虱,这种害虫看似不起眼,却会传播粗缩病毒,导致玉米苗生长缓慢,形成矮小苗,无法抽穗。
这些病虫害让人防不胜防,所以在种植玉米时,我们要特别留意这些问题。
主要害虫的危害特点大家可能觉得,害虫不就是吃吃叶子,啃啃根吗?
其实,地老虎和金针虫的危害不只如此。
地老虎主要有两种类型:黄地老虎和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也叫土蚕或切根虫,成虫有很强的耐寒能力。
当气温达到8℃时就开始活动,特别是在傍晚7~10点间最为活跃,啃食玉米叶片和根茎。
严重的时候,一晚上就能让好几棵玉米苗枯萎,甚至断垄。
而金针虫在春季的危害更为严重,它们专攻玉米的种子和幼苗的根茎部。
它们会钻进玉米种子的胚乳,形成孔洞,让种子无法出苗。
对于已经出苗的玉米,幼虫则会钻入根茎取食,使幼苗得不到足够的水肥,逐渐枯死。
如何有效防治地下害虫那么如何防治这些地下害虫呢?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土壤药剂处理。
在播种前,可以结合整地施肥,每亩地撒施一定量的2%联苯·噻虫胺颗粒剂,并与有机肥混合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金针虫的危害。
我们可以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
在播种前,将玉米种子拌上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药种比1:200的比例进行拌种。
由于这种药剂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可以从地下传输到地上部分,在防治地老虎和金针虫的同时,还能兼治灰飞虱,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这些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也很好。
预防粗缩病的有效方法要说玉米最大的敌人,恐怕非灰飞虱莫属。
它们主要通过刺吸玉米叶片的汁液,将粗缩病毒传入到玉米植株内,导致苗期玉米生长缓慢,形成矮小苗。
应该怎么预防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在播种前做好病虫害防治,就能大大降低灰飞虱的传播风险。
如上所说,通过土壤药剂处理和药剂拌种,我们便可以对灰飞虱进行有效预防,从而减轻粗缩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定期检查玉米田里的情况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发现有害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玉米的种植其实并不像想得那么简单,尤其是春播玉米,需要在播种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病虫害防治上,很多农民朋友还存在不足。
要想玉米苗出得整齐又健壮,需要我们的细心和用心。
虽然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实践起来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和经验。
希望每一位农民朋友都能通过科学的手段,确保玉米一播全苗,幼苗长势健壮,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疑问或困惑,欢迎随时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种植玉米的路上,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更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