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蛟龙行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场了,这部投资十个亿的电影居然连四个亿的票房都没捞着,搞得投资人天天上热搜骂街,这事儿说出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部号称未来五年最大制作的电影,开画第一天就给大伙整不会了,首日票房才七千多万,搁在春节档这种黄金档期简直就是个笑话。
要说这片子最绝的地方,就是投资人于冬天天在网上嚷嚷着绝不撤档,结果春节档刚完就直接宣布撤了,这打脸来得也太快了。
片方还整出个什么重制特别版的说法,说是要择日再映,这不就是变着法儿地承认失败了嘛,搞得观众都在那笑话他们捞钱未遂。
这片子的排片率跟过山车似的往下掉,最后就剩百分之一,看这架势是连个回本的机会都没有了。
制作费用十个亿砸下去,最后亏了八个多亿,这要是换我估计得哭晕在厕所,难怪于冬天天在网上发疯。
前作《红海行动》拿了三十六个亿,这次续集连人家零头都不到,这落差也太大了,搞得投资人整天上蹿下跳的。
要说这片子最逗的就是,明明是部电影,结果天天上热搜的都是投资人骂街的新闻,这种操作也是没谁了。
投资人跑去豆瓣骂人的时候,那叫一个理直气壮,说什么被黑水军带节奏了,搞得好像六点三分的评分是多大的冤案似的。
这片子说白了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动作片,非要吹成什么主旋律标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路演的时候投资人就开始甩锅了,说是观众被带节奏了,看不懂他们的艺术,这话说的,好像观众都是傻子似的。
片子质量摆在那儿,观众又不是瞎子,非要说是被人带节奏了,这不是把观众当傻子耍吗。
豆瓣评分六点三已经算给面子了,要搁别的片子这分数都不好意思出门,偏偏还要闹得人尽皆知。
投资人写的那些小作文看着都尴尬,说什么要跟市场硬碰硬,结果市场直接把他们碰飞了。
这片子的口碑在春节档垫底,这可不是靠黑水军就能做到的,这是实打实的观众用脚投票。
要说评分不公平,那得拿出点真本事来,光靠在网上嚷嚷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片子拍好。
现在片方说要搞个重制版,这操作说白了就是不甘心,想再捞一把,但这事儿看着悬。
就这片子的质量,删几个镜头重新剪辑就想起死回生,这不是想得太美了吗。
以前那些撤档重映的片子,哪个不比《蛟龙行动》强,最后不也都是无声无息地就没了。
剧本和人物塑造这种硬伤,你就是重新剪十遍也没用,除非重拍,但谁还会给钱让他们重拍啊。
观众对这片子的印象已经差到家了,就算重制版真的好看了,估计也没人愿意再给机会了。
这种情况下还要硬着头皮重映,说白了就是不甘心亏那么多钱,想着能捞回来一点是一点。
市场反应已经很明显了,观众根本就不买账,这时候再折腾无非是自取其辱。
要说这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看重表面功夫,内核都空了,这种毛病重制版也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