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8月九部门联合发文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等回乡定居。
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
退休人员在各自的工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些经验对于乡村发展来说可能是稀缺的资源。
退休教师可以凭借其教育经验,帮助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退休医生能够改善乡村医疗条件,为村民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退休干部则可以利用其管理能力和政策理解能力,在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投入,而鼓励退休人员回乡定居,是吸引人才回流的一种有效方式。
他们不仅能够直接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投身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传承乡土文化
退休人员对家乡往往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记忆,他们的回归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可以将城市的现代文明与乡村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增强乡村的文化活力和吸引力。
♡优化乡村治理结构
作为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等,退休人员能够利用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为乡村治理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协助解决一些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他们也可以在培养乡村后备干部、传承乡村治理经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和效率。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这一政策有助于打破城乡之间的人才壁垒,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退休人员回乡定居,不仅可以将城市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还可以让城市居民重新认识农村的价值和魅力,增进城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综上所述,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等回乡定居,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举措,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年1月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规定:“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这一政策的出台,同样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保障农民基本权益与农村社会稳定
♢宅基地的兜底保障功能:宅基地被视为农民的基础生活保障,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农民提供了“退路”。
若农民在城市就业或落户失败,仍可依靠宅基地和承包地维持基本生活,避免因失去土地而陷入困境。

♢防止土地兼并与资本垄断:历史上土地兼并曾引发社会动荡,政策限制宅基地交易可避免资本下乡大规模圈地,导致农民失地风险。
尤其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城郊地区,若放开交易可能加剧土地资源集中化,损害农民长远利益。
♢维护公平性:退休干部若通过特殊渠道占用宅基地建房,可能形成权力寻租或资源分配不公,新规堵住这一漏洞,确保农村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
♢严守耕地红线:宅基地与耕地同属农村土地资源,若宅基地交易放开,可能间接导致耕地被侵占或转为非农用途。

文件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新增耕地规范管理,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
♢限制非农化开发:过去存在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会所等非农产业的现象,新规明确禁止此类行为,确保土地资源优先用于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相关产业。
♡平衡城乡发展与维护房地产稳定
♢避免冲击城市房地产市场:若宅基地自由交易,尤其是城郊地区的小产权房可能大量涌入市场,冲击商品房供需平衡,导致房价波动。
政策通过限制交易维持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性,稳定城市房价预期。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政策允许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养老等产业,而非简单买卖。这既激活农村经济,又避免城市资本单向掠夺资源。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三权分置”的审慎推进: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资格权归农户、使用权有限流转的“三权分置”仍在试点探索中。
政策强调在改革中守住“红线”,防止过度市场化引发系统性风险。
♢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随着“零门槛落户”普及,城市户口含金量下降,而农村宅基地的稀缺性提升。

政策通过限制交易,确保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保留土地权益,避免因落户城市而被迫放弃宅基地。
♡政策延续性与现实针对性
♢延续既有政策框架:城镇居民禁购宅基地的规定已延续数十年,此次重申强化了政策连贯性,表明中央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审慎态度。
♢回应现实问题:针对部分地区以“村民决议”等名义变相为退休干部分配宅基地的现象,新增“退休干部禁占”条款,填补制度漏洞。
综上所述,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平衡“保护农民权益”与“激活农村资源”的双重目标。

通过限制交易守住底线,同时探索出租、合作等盘活路径,既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又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
未来,如何在改革中进一步赋予农民财产权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仍需在政策框架内审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