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种“坑”要小心!
节后外出务工
案例1:
李哥去年应聘到一家酒店做厨师,但双方仅口头约定了工资,结果到年底李哥只拿到了部分工资,还剩七千元工资未拿到,但因为双方没有签书面合同,而李哥出于信任没有要求饭店老板出具欠条,或者保留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作为证据,导致自己维权困难。
案例2:
王哥外出务工找工作,但一直没找到合心意的,于是联系上一家中介所,想要通过中介所来找工作,为此王哥交了800元中介费和1000元培训费。后中介所介绍王哥进了一家工厂,结果发现工厂实际情况与中介描述不符,王哥想要回钱却遭拒绝。
案例3:
2021年至2022年,小李一直在某私企工作,期间经常被公司扣发工资。小李离职后,一直未申请劳动仲裁,现在小李想要维权,但因为他未在规定时限内申请劳动仲裁,目前已经超出受理时限,难以维权。
外出务工风险提示十问十答
1、农民工在外出务工时应当注意哪些风险?
法官解答:一是警惕中介招工诈骗。一些非法中介,看准求职者快速入职心理,在收到高额中介费后不履行合同。又或者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然后收取各种报名费、体检费、服装费、服务费等,再以各种理由拒绝求职者上岗或中途辞退。二是警惕网络招聘诈骗。一些骗子会在网上发布待遇条件很诱人的招聘启示或兼职,要求应聘者缴纳一定押金,再进行下一步安排。三是警惕短信招工诈骗。一些骗子通过群发短信,诱骗求职者上钩,进行电信诈骗。四是警惕推荐诈骗。诈骗分子吹嘘自己“关系硬”,可以帮助求职者找到心仪的工作,但需要一定的“疏通费”。五是警惕外地上岗诈骗。对一些外地企业或分公司、分厂的高薪招聘,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轻信口头许诺,警惕传销。
2、劳动合同为何必须签订?
法官解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最有力的证据,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佳保障,未签合同可能导致维权困难。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约的,劳动者可主张双倍工资赔偿(双倍工资最长可主张11个月)。
3、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法官解答: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劳动合同中的几项重要内容:一是用人单位的名称与实际的工作单位名称是否一致;二是工作期限是多长;三是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长的要求;四是工资及福利待遇是多少。切记不要在空白的劳动合同上签字。双方签字、盖章后,务必自己保留一份合同。
4、试用期最长能约定多久?
法官解答: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5、工伤如何认定?
法官解答: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等。
6、遭遇欠薪怎么办?
法官解答:一旦遭遇欠薪问题,首先保留好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部门举报或者投诉;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检察官们会为您提供法律咨询,引导您进一步补充完善证据,通过诉讼追讨欠薪;也可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小程序反映,之后问题会交由相应部门处理。如单位给您打了欠条,可向当地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若不清楚具体的法律操作,也可到就近的法律援助机构咨询。
7、被辞退时如何维权?
法官解答: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若属违法辞退,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主张赔偿金(根据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计算)。注意保留辞退证据,如书面通知、录音等。
8、劳动争议必须先仲裁吗?
法官解答:是的!劳动争议需先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方可起诉。仲裁时效为1年,自权益受侵害之日起算。劳动者需及时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工资记录等证据。
9、维权需要哪些关键证据?
法官解答: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作证、聊天记录等。证据需原件或经核实的复印件,电子数据应保存原始载体。未签合同时,可收集工装、打卡记录等辅助证明劳动关系。
10、在哪些情况下农民工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法官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务工合同要签好,权益保障第一条。
身份证件保管牢,复印件要备份好。
工资工时问清楚,口头承诺不可靠。
出工记录留凭证,纠纷来时不心焦。
遇事莫慌找工会,法律援助有渠道。
学法用法强意识,维权热线要记牢。
平安务工奔小康,法治护航幸福道!
来源:湘潭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