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济
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为什么外部影响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原因非常简单,例如,我们先来考察外部经济的情况。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为V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Vs。由于存在外部经济,故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Vp<V。如果这个人采取该行动所遭受的私人成本Cp大于私人利益面小于社会利益・即有Vp<Cp<Vs,则这个人显然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得到实现,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这个人采取这项行动,他所受损失部分为(Cp-Vp),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得到的好处为(Vs-Vp)・由于(Vs-Vp)大于(Cp-Vp),故可以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行动者的损失。结果是使社会上的某些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的状况变坏。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再来考察外部不经济的情况。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Cp和Cs,由于存在外部不经济,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p<Cs。如果这个人采取该行动所得到的私人利益Vp大于其私人成本面小子社会成本・即有Cp<Vp<Cs,则这个人显然会采取该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观点看,该行动是不利的。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没有得到实现,也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这个人不采取这项行动,则他放年的好处即损失为(Vp-Cp),但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避免的损失却为(Cs-Cp)。由于(Cs-Cp)大于(VpーCp),故如果以某些方式重新分配损失的话,就可以使每个人的损失都减少,亦即使每个人的“福利”增大。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